第七十四章 隱約掛念(第2/2頁)
章節報錯
管旭瞭然,撫須而笑。這姑娘實誠,人也通透。只是沒個比對,便不知世子對旁的女子,遠不及對她來得上心。這會兒還以為那位是單隻瞧上她一身本領,心思端正,從未往別處想。這卻是……令人哭笑不得。
事到如今,文王親擬,留中不發那紙詔令,已讓管旭多少察覺出,當初那般自以為是的猜想,恐怕大錯矣。
若是世子只將她視為細作栽培,詔令一事已塵埃落定,再好的苗子,也該棄之不用。然則觀世子待她,分明比之前操心更多。
不止對姜家格外仁德,事情變故後,更是多有替她謀劃。其中用心,只怕需得七姑娘將來,自去慢慢兒體會。
只一事令管旭稍有憂慮。眼前這姑娘品貌俱佳,惟獨出身,即便入了女學,也難免要落人口舌。世子欲行納七姑娘入府,位份上,怕是頂多夠得上個末等侍妾。如此安排,這位可會甘心領受?
需知曉,當初沒有國公府名頭震懾,這可是個膽大的主。當機立斷就出了手,連御邢監副使大人都敢戲弄。可見不是個隨意妥協,沒脾氣的麵人兒。與她表象,相去甚遠。
七姑娘不知管大人心頭所想,只覺這內院景緻,比起道聽途說,更令人心折。
蜿蜒的遊廊,環抱一池青蓮,其間山水秀麗,亭臺雅緻。道旁開了月洞門,進去便是一間兒獨院。楹聯匾額提了應景的詩詞,假山花樹層層疊嶂,掩映在山水之間,有種江南別院,精緻婉約之美。
“來之前聽人說起,這內院之中,除了蓮池,景緻雖美,卻只在西北角建了蕪房。如今親見了,才知曉‘眼見為實’的道理。”
聽她話裡帶出感概,管旭收起摺扇,燙金的摺扇骨架敲打在手心,盯看她時候,眼底便泛起了笑意。
“姑娘此刻所見,已是庭院翻修過的模樣。之前這院落,只是簡單收拾過,算是官學後山一角。”
這裡邊兒的江南味道,此刻想來,該是那位極早時候,便算計到了的。
遠望湖心水榭,尚且隔著一條建在水上,曲折狹長的廊道,只見得樓閣飛簷斗拱,華美異常。廊下垂了銅鈴,四周佈下輕紗軟帳,長長曳了地。吃不住風,清風過來,平靜的水面漾起漣漪,波光粼粼。
成串兒的銅鈴叮噹作響,叫她想起桃花塢裡,自個兒閨房外也掛著這樣一幅討喜的鈴鐺。每到夏日,夜裡搬了杌凳到院子裡乘涼,伴著丫鬟嬉鬧,它也來湊個趣兒。那樣舒心的日子,想起來不覺就露了笑。
輕紗之後,朦朧可見一人端坐的身影。身姿昂藏,高束起髮髻,面容俊朗。僅他一身氣度,也絕難認錯了人。
她小步近前,半道又起了風,紗簾捲起,向她這方飛揚起來。不覺就眯起眼睛,抬手理一理拂亂的鬢髮。垂眸一瞬,恰巧望見那人側坐著,只見得他腰身以下玄色袍服,還有露出小半兒,邊角繡著玉璧的霜色香囊。
她嘴角弧度微微牽起,星子似的眼眸越發璀璨絢爛。
他於此處侯她多時。聽她腳步聲漸近,回眸望去,便見她打扮清麗,正忙著撥拉額前碎髮。
他撂下棋譜,隔著幾步遠,又有紗帳阻隔,微眯起眼眸,沉沉打量她。眼底少有沒掩藏住放肆。
一宿不見——竟,有些惦念。
*****************
看到有讀者留言,女主性格沒現代人特徵。沾衣只能說,現代女性那一套,拿回去不管用。蟄伏永遠比顯擺困難。這是一個理智的姑娘,想要披著無害的麵皮,在古代混個好日子,但不巧被人識破所引發的故事。所以,別指望女主如何自強不息,為現代人爭光了。她忙著保命,順帶還要保全一家老小,擔子很重。萬幸的是,她遇上一隻很深沉,很有故事的狐狸,狐狸叼了綿羊,回老窩好好寶貝去了。再次重申,千萬別當女強、女尊來看。這是溫馨的故事,男女主的互動,都藏在細節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