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地多是遊牧民族,多年來養成了豪邁的性格,早年學過的帝王心術早就忘了。

人年紀大了,也看不上這勞苦的地位,嚮往草原上的遼闊自由,是以雖能在朝堂上坐鎮,卻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奏摺堆積的越來越多,老皇帝全靠蒼鬱孤吊著一口氣,甚至清醒的時候不多,也無法處理朝政。

蒼南這樣的大國,怎麼可能沒有當政的君主?

朝臣集名請玄帝立儲。

可老皇帝說不出話了,大臣們只好拿著儲君名單在他清醒的時候讀。

可他即便清醒,也只能算是醒著,神智渾濁不明白別人的話。

大臣把剩下幾個皇子的名字挨個唸了一遍,玄帝沒多大反應,甚至還有點想吐。

幾人對視一眼,又從玄帝還在世的幾個王爺中讀名字,接著是王爺府裡的世子。

老皇帝一點反應都沒有,要不是他喉結是不是大口吞嚥一下,還以為又昏迷不醒。

既然皇室男丁不能讓玄帝認可,老臣叛經離道的念起公主們的名字。

玄帝繁殖能力太強,光是皇子都生了十五個,公主更是不下二十。

蒼南從來沒有女子繼位的先例,這二十幾個公主也都不識四書五經帝皇策論,只懂繡花彈琴。

年長的已經嫁人多年,最小的也要十四歲了。

因為她們威脅性不大,十五皇子是一個都沒放在眼裡,所以除了病故的長公主,二十幾位都在人世。

只是這些名字更是引不起任何波瀾,老皇帝嘴裡模糊的喊著“水”卻被耳背的大臣聽成了“孫”。

老臣不太確定的問道:“您是要立太孫?”

玄帝哪兒知道他說的什麼,模模糊糊的答應。

立太孫一事弄巧成拙,最終還是帶到朝堂上說。

十五皇子還沒成年,不能入朝為官,這件事他參合不了,黨羽怎敢和滿朝作對。

立太孫就這麼敲定,順便還請示沁陽王舉行儀式的時間。

玄帝已入彌留,大喜之事當然越快越好,好給天子沖沖喜,興許還能多活幾年。

至於太孫人選。

所有人預設就是三皇子,畢竟其他皇子的嫡出年紀都不大,庶出長子又沒幾個出色的。

雖說二皇子底下的嫡次子也正當面,到底不如玄帝最得意的三皇子親近。

一個簡短的早朝,確定了接下來一段時期內國內要忙的事,能有幾天清閒日子的沁陽王開心壞了,連去看弟弟的時候都忍不住想笑。

立太孫這件事,迅速在皇城流傳,然後是京都,馬上輻射出去,遠在邊城的驃騎上將軍霍光國得知後,馬上根據十一殿下的計劃採取措施。

其後的事,果然和十一皇子預料的一樣,十五皇子派人秘密聯絡西北軍,希望霍家能出手相助。

霍國光假意配合,回信中說是三千驍騎,實則只有霍國光的兒子帶了三個護衛回京,配合十一皇子收拾殘黨。

而留下來的霍家軍與西北三十萬軍隊正往榴香邊界前行。

確保京城登基的同時,率先開啟迦納和榴香的國門。

兵分兩路不好控制,可誰讓計劃都詳細到每一個動向都有對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