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珠手巧,三兩下就束上去了,一笑看了看鏡子裡立馬變得有點英氣的臉,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知道今天梁夫人有沒有什麼安排,要是沒有別的事,她想回黎素那邊看看。

黎素對原主有恩,原主已經沒有辦法報答了,她可以幫忙把黎素接出來,讓她好好休息,頤養天年。

在原主的記憶裡,她在梁府其實不敢自己走動,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去見見恩師。

後來出國留學回來就去了前線,等災情得到控制,她回到海港時,才知道黎素早就在這一年的冬天離世了。

黎素也是個苦命人,幼年喪母家道中落,姨娘眼裡容不得她,就把她賣給了人牙子。

在人牙子手裡輾轉,後來被戲班子挑中,就在戲班子學藝。

黎素早年長得俊俏,是戲班子裡的臺柱,不過那時候是戲班子最風光的幾年。

沒過多久,班主和人打架失手殺人了,她和戲班子一起東躲西藏,到處奔波。

人一憂愁,就容易蒼老。

後來戰爭開始,他們才在海港真正的落腳,老班主日漸消瘦,膝下沒有子嗣,一直都很看重黎素。

但是後來,班主的兄弟接管戲班子,在班主走後,打壓黎素。

那時候的黎素也年齡大了,對戲班子沒有價值,新上任的班主就想趕走她。

那時候她正處於自己的低谷期,卻還是毫不猶豫的收留了梁卿月。

新班主暴斃,他兒子接手了戲班子,賣身契被宣佈無效,一大批人都從戲班子離開了。

班主苦心經營一輩子的戲院,眼看著就要黃了,只有黎素和梁卿月兩個人還在苦苦堅持。

其他人要麼就是在海港火了,可以單獨唱戲了,就像鳳清清那樣的。

要麼就出去打工,當時唱戲了。

在海港,唱戲真的很難出頭。

現在和黎素相依為命的原主也走了,那個始終保持著熱愛的人,在最後的歲月裡,不知道是如何自己孤獨的面對每一個夜晚的。

一笑想著,眉眼間流露出一點同情,很快就被抹平,她塗上口脂讓自己臉色看起來紅潤不少。

她讓秀珠去知會梁夫人一聲,要是沒有事,她等下就出發去戲院看黎素。

梁夫人也知道她以前是做什麼的的,更知道那個叫黎素的老姐姐對女兒恩重如山。

雖然她已經讓人送了東西過去,但那麼多年的感情,不是一點冰冷的俗物就可以填補的。

所以對於女兒出去這件事,梁夫人沒有什麼意見,就是讓秀珠告訴一笑,下午早點回來,晚上有個宴會。

梁夫人想把找回女兒的事情公佈出去,丈夫說報社已經在準備文稿,很快就可以登報。

所以,昨天晚上收到幾個太太夫人的邀請,她就想帶女兒過去看看。

讓她們也都知道知道,自己身邊有個優秀漂亮的女兒。

到時候說不定還能讓朋友們幫忙介紹一些好女婿的人選。

最好是那種家世不如梁家的,好控制一點,這樣結婚後就不敢欺負女兒。

最好是能入贅的,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生活,她還能多照顧女兒一點。

雖然不想女兒那麼早嫁出去,但她已經在給女兒物色物件兒了,孩子們相處不得個三五年才能談婚論嫁嗎?

那時候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