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很高興認識你!”

陳風華看了看手頭的資料,這位胡劍洲自我介紹裡說的,是自己擅長針灸,能處理一些疑難雜症,他便問道:

“我想請教一些問題。”

“請教不敢當,陳總你隨便問!”胡劍洲立刻回覆。

“你的針灸是自學的還是有師承?”

一提這個,胡劍洲立刻就來了精神,他迅速的回覆:

“我是有師承的,算起來,我是金針王樂亭的徒孫一輩了。我的師父是王樂亭先生在首都醫科大學,當時叫京城第二醫學院當教授時的學生,跟著王先生十幾年,然後在我們老家那裡開醫館。

我就是在那裡學的。不過我先生過世的早,徒弟中就我一個還在行醫,其他的都算半途而廢了。”

金針王樂亭先生陳風華知道,他名金輝,HEB省香河縣人,生於1895年,卒於1984年。曾考入中國大學學習,兩年後,棄學從醫,拜BJ針灸名醫陳肅卿為師。1929年考取“醫師執照”後,王樂亭開始使用針灸行醫治病,人稱“金針王樂亭”。

1953年,被聘至BJ中醫學會,曾任BJ市第二中醫門診部顧問,BJ中醫醫院針灸科醫師,BJ第二醫學院(現首都醫科大學)教授,BJ中醫學會委員、針灸委員會理事。《金針王樂亭》一書是其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很好總結。

這本書陳風華也研究過,對現在很多中醫師的針灸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既然師承名家,陳風華心中便有了底,當場就以探討的名義,問了幾個針灸上的問題。

讓陳風華意外的是,這個胡劍洲針灸上,還真的有自己的一套,不教條化,把學到的和現在患者的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真的算是推陳出新了。

記下了這個名字,陳風華又聊了幾句,關了聊天框,開始找下一個人。

一連聊了好幾個人,這平臺上便已經卷起一個小小的風潮。

在另外一個小圈子裡,有人得意的說道:

“剛才陳總找我聊天了,和我探討了一些中醫方面的問題,還說是在請教我呢!”

這股子得意的情緒,透著文字直接就能鑽出螢幕來!

其他人紛紛羨慕嫉妒的回覆著:

“真的假的?陳總說的啥?”

“看把你得瑟的,假的吧?陳總有空和你這樣的人說話?”

“哥大腿好粗,還缺掛件嗎?”

或開玩笑,或想要得到更詳細的資訊,一個個問題拋了出來。

這位也不客氣,把陳風華問的事情一一說出來。

看起來是真的像是在探討中醫學術。

啥情況?

沒一會兒,更多的資訊匯總過來,原來不止這位哥們一個人被陳風華“臨幸”!

陳總,或者說西域本草,這是要做什麼呢?

沒有人會認為,陳風華就是單純為了學術討論。

無的放矢的事情,陳風華是不會做的。

這是大家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