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一片鬨笑聲。

“我說的實話。既然非法行醫被別有用心的人當成了一個工具,當成了給中醫設定的門檻,那麼咱們就不走這裡,咱們可以從其他路走啊!

法律可沒規定,給自己家人食療也犯法對吧?”

臺下又一片鬨笑。

“比如蒲公英,比如艾草,等等。這些尋常的食材,食藥兼具,家裡人有什麼問題,早預防早吃,比臨時吃藥要好吧?”

不少人趕緊記了下來。

陳風華繼續講道:

“當然,這是治標,不是治本。我今年就準備提交一個提案,中醫師的資格考試,完全用中醫的標準來,有些不需要用的東西,就可以不考!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阻力很大,所以我做好的長期的準備。”

臺下有學生大著膽子說道:

“陳老師,我們支援你!”

“對,我們支援你!”

陳風華聽著這變聲期學生的嗓音,胸中一股暖流淌過,他笑著說道:

“那好,我就等你們成長起來,給我撐腰了!”

一堂課講完,掌聲經久不息。

陳風華推辭了學校的招待,坐車離開。

每個月給學校講一堂課,這是他給自己定下來的規矩。

當然,想讓他講課的學校不計其數,價格也是頗為可觀。

不過陳風華講課從來不收報酬,但內容自定。

學校也樂得省錢。

張潔在旁邊好奇的問道:

“陳總,你每個月給這些學生講這些東西,這些學生能聽進去嗎?有用嗎?”

陳風華笑著說道:

“潛移默化嘛!再加上有我的名氣加持,應該是會有一些用的。這些學生聽了這課,恐怕不會那麼快的就忘記吧?有些食療之類的,可能就會試試吧?現在普通家裡人,對這些都是懂一些的。一旦有用,感了興趣,那基礎豈不是就來了?”

說完,他感嘆道:

“只是這路,還好長啊……”

隨後,他堅定的說道:“哪怕再長,也要走下去!”

這是根基!

這是陣地!

如果中醫不佔據這塊陣地,那恐怕以後想再搶回來,就很難了!

中醫是華夏文明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華夏人自己都不信了,那還怎麼傳承?

那華夏文明,丟失的絕對不只是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