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看完,陳風華略微點點頭。

用藥中規中矩,不能說不行,用給患者肯定會有些效果,但劑量不太對,所以別說治本了,治標可能都不完全有用。

但是, 藥為什麼是對的呢?

陳風華放下方子,問王成周:

“你擬製這個方子,原理在哪裡?”

這是在考據這位王成周的基礎理論功底了。

如果是自創的方子,那這位是真有點本事的。

如果根據古方修改的,那這水平就不如那老總所說的那麼厲害了。

那位老總既然敢推薦,說明這個王成周是有兩把刷子的。

至少在他們的那個藥企裡,這個王成周不說是大拿,至少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真要是水平很次,那陳風華真就失望了。

好在王成周還真沒讓陳風華失望,他說:

“這藥方啊,是我自己沒事瞎琢磨出來的。原理是這樣的……”

聽王成周說,陳風華臉上始終淡淡的沒什麼表情。

聽王成周說方子是他自創的,陳風華覺得還不錯。

但聽王成周講原理,這就有點似是而非的感覺了。

理論都是沒問題的,但這理論用在這裡,就有些牛頭不對馬嘴的感覺了。

當然,如果這理論放在別人那裡聽聽,指不定就把人唬住了。

畢竟新的肺炎是以前沒出現過的。

其症狀雖然和普通的肺炎、重感冒有些類似,但中醫看的不光是外在的症狀,還要看病人的情況。

陳風華給看過的病人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把病人的症狀和王成周所說的一對比:

這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嘛!

是王成周在抗疫中碰到的病人和陳風華兩次國外加上現在在自治區醫院裡碰到的病人情況不同, 還是王成周在撒謊?

陳風華沒有因為王成周直接給了自己藥方子,就完全相信對方。

經歷了這麼多,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剛從高中畢業的熱血衝動的年輕小夥子了。

王成周這麼熱情, 要麼就是全無城府,要麼,就是城府太深。

欲先取之, 必先予之。

古人所說的那些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倒也不是陳風華多疑,主要是對方太熱情了,有些反常。

等王從周說完,陳風華簡單評價了幾句,無非是讚歎王從周用藥方面的天賦,然後話題一轉,開始打聽他在抗疫期間碰到的病人的情況。

這一次王從週迴復的有些慢,不過說的挺詳細。

他先詳細述說了自己碰到的第一例病人——因為在抗疫期間,他所在的地方,中醫是配合現代醫學進行治療,所以王從周說他雖然當時嘗試著給病人開了方子,但一開始並沒有被使用。

只是後來因為現代醫學抗炎治療的情況不理想,所以中醫藥方的辦法被新增了進去。

因為名氣的原因,他的藥方也被採納,開始熬藥給患者喝。

王從周說,據他從醫護人員那裡瞭解到的情況來看, 自己當時開的方子, 輔助治療了十幾位患者, 其中有兩名患者的表現良好, 很快就好轉並出院了。

這兩位是輕症。

其他中重程度的患者,好轉的跡象不太明顯,後來又用了其他療法,最終和他就沒什麼關係了。

於是他就開始調整藥方,力求能使藥效有所變化。

總的來說,在那裡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他的藥方改了四次,才成了現在的模樣。

聽這說法,如果換成其他人,腦海裡立刻就能想像得到其中的艱辛和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