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老,其實我還是有個疑問。您算是學院派的吧?來參與這樣的專案,合適不合適?”

“有什麼不合適的?”孫老大聲說道:“其實啊,我也能感覺得到,在學院裡教學生,能帶出大批的人來。速度快。但效率就未必了——不是師徒,量又大,要說能教出合適的合格的中醫來,那真的很難!”

說到這裡,孫老嘆了口氣,感慨的說道:

“其實回過頭來,我還是想著能安安靜靜的帶幾個徒弟,至少能把我的這些醫術全都傳下去,也不至於臨老時遺憾啊!”

陳風華能理解孫老的感受。

其實如果真論起來,不好說學院派和帶徒弟哪一個更強一些。

這就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吃了魚以後,在回味了魚的味道的時候,自然也會遺憾沒有選擇熊掌。

畢竟魚的味道已經嘗過了,已經知道了,好吃不好吃都吃了,熊掌的味道卻並沒有嘗過。

一個道理。

不好說哪個好哪個不好。

“那這一次孫老您審查的時候,完全可以順便挑幾個人帶一帶的。我們的資訊是在國醫交流平臺上釋出的,這其中不少人都是有中醫基礎的,而且很喜歡這個,到時教起來也容易些不是?”

孫老一想,立刻笑道:

“說的是!那等我這邊收拾好,馬上就過去找你!”

孫老是行動派,說掛就掛,然後就去收拾東西了。

先前國醫交流平臺,以及西域本草的顧問的事情,都沒有這件事情讓他感覺到時間上的緊迫。

時不我待啊!

然後老唐就打來了電話。

這位也是要官的——陳風華也把他拉進了組委會里面,唐大治想的是稽核那些有資質申請開醫館的人。

他是當了很多年的坐堂醫生,其實一直也想有個屬於自己醫館,但只是理想,卻一直沒有實現。

但是,老唐同志一直在想著建一個理想醫館,對於這個有非常深的研究。

所以說他來主動稽核這個民間中醫關於資助成立醫館的問題,其實稽核不僅是民間中醫是否有執業資格證,是否有比較深厚的中醫醫術,還要稽核所處的位置是否合適開醫館,是否有群眾基礎等等各個方面。

唐大治覺得自己這方面肯定還是勝任的。

而且他對陳風華說,等這個專案結束,他自己也要建個醫館了。

陳風華則承諾,等這個專案結束後,他會幫老唐建個合適的醫館。

老唐也沒拒絕。

他來幫陳風華搞這個專案,就沒打算要報酬,陳風華這也算是變相的給他還人情了。

陸陸續續的又有不少人打來電話詢問這件事情,陳風華都一一回應了。

等張潔回來報告的時候,他這邊立刻就讓張潔把錢提出來,專門設立兩個賬戶,作為專項資金來用。

西域本草的現金流非常的充裕,多了一個花錢的地方,其實在財務這方面也是一個好事。

錢總存著,越來越多,這並不好。

金錢只有流動起來,才有其意義。

這兩個專案啟動的公告一發出來,陳風華這邊電話不停,其實在國醫交流平臺上也是立刻熱鬧起來!

而且這熱鬧的趨勢開始漫延到網際網路上,又引起一大波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