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這不科學啊!(第2/2頁)
章節報錯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卡羅林斯卡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該委員會三年一屆。其評選過程為: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
——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有: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性會議和組織(和平獎)。
——不得毛遂自薦。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
——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
——10月中旬,公佈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每年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分別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瑞典國王及王后出席並授獎。
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流傳最廣的傳說是因為他的情人和一個數學家在一起了。不過這只是一個傳說,實際上諾貝爾認為應該把獎授予在實際應用上能造福於人類的傑出人物,而不是數學這種比較抽象的事理。
193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和196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都曾頒發給已去世的人。1974年開始,諾貝爾基金會規定,諾貝爾獎原則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與許多電影獎項及文學大獎不同,諾貝爾獎遵循的原則是,除了公佈最終獲獎者外,候選人的名單都不對外公開,並設定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對於每年可能出現的各種傳說,說某人獲得提名成為諾貝爾獎候選人,其真實性必須在50年後才能得到驗證。
以上是過程。
請大家看一看最後一段,候選人是不會公佈的。所以大家想要知道結果,等結果公佈吧!到時如果陳風華得獎了,那麼他肯定是候選人,如果沒得獎,想要知道是不是候選人,只有五十年以後了!”
這貼子一出來,大家立刻就不再討論了。
這還討論個錘子啊!
人家是要封存五十年的!
就是貼主說的,得了獎,自然就是候選人,沒得獎,那現在討論有什麼關係?
不過大家討論本身也是因為想要迫切的知道,現在知道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知道結果的。所以也就慢慢失去了繼續討論和爭辯的興趣。
最開心的是大山,這一條影片,或者說這幾條影片,讓他的號一下子多了幾千粉絲,雖然和那些大牛比起來,差的遠,但是無論如何,都比原來強太多了。
至少是真的有人找他做廣告了。希望他能夠在影片裡推薦一下自己的產品。
雖然不過幾千塊錢的廣告費,但大山真的激動起來!
真的掙到了錢了!
拿到錢的第一件事情,他就給自己換了個手機!
只有好裝備才好繼續賺更多的錢嘛!
至於當初立的想法,要給父母買禮物的事情,早忘到腦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