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的構想,可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風華並沒有講醫術的問題,他講了關於中藥材的事情。
藥材市場魚龍混雜,假藥次藥害人,這已經不是個例了。
陳風華從如何辨別假藥入手,開始講市面上流行的主要藥材的真實特徵,以及主要的一些假冒的手段,以此來提醒民間中醫。
其實這些人很多都是受假藥的害——民間中醫大部分是沒能力開醫館的,因為官方給出來的條件太高了,要地方的建築面積,要資金,要助手,要證件。
很多民間中醫的確是在無證行醫,或者說非法行醫。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本有證,不過因為這種那種原因,證被沒收了。
其中一部分就是因為治病無效被告,或者病人出了問題。
有醫術的問題,當然也有假藥的問題。
畢竟一些人行醫,自己手裡的藥材並不多,那些病人拿到方子,有的還要去其他地方抓藥。
然後就抓到了假藥,吃了沒效果,有些人就告了。
現在陳風華就從這裡入手,開始講假藥的問題。
陳風華本身就是以開藥廠起家,又去過多次全國最大的藥材市場,還幾乎走遍了全國各地的藥材道地產地。
對於真假藥材,他是真的有發言權的。
一開始,大家聽得還很隨意。
但陳風華講的型別越來越多,各種假藥的製作、危險以及分辨方法一一講出來,大家的目光就變了!
沒想到西域本草的老總小小年紀,懂的竟然這麼多!
最後,陳風華說道:
“我知道,其實咱們很多民間中醫,自己就有種植藥草的習慣。有些人甚至就是以此為生的。只是目前大家都清楚,中草藥源頭的價格並不是很高,咱們有些民間中醫種植藥材方法是傳承下來的,藥效好,但產量不高,掙不到錢。畢竟市面上很多人收貨就看個頭大、壓稱、好看。所以不少人還不能靠這個富起來。
所以呢,咱們平臺準備搞一個新的版塊,就是藥材交易平臺。當然,二道販子免進,必須是自己種植的。這個我們平臺方會嚴格監督,定期不定期的檢查。平臺也會給賣藥材的做擔保。當然,交易自由,買賣公平。我們平臺也不會收取手續費什麼的。
搞這個平臺,一來是更加豐富平臺的內容,二來也是給那些種植藥材的使用者一個參與到全國交流的機會。畢竟產地的藥材,特別是小面積的,本地沒有競爭力,賣不上價,但在其他地方卻可能很需要,又買不到好貨。所以呢,平臺的優勢就在這裡了,可以把全國的供貨方和需求方都拉在一起,這樣免得中間商賺差價,大家也她好交易。
至於藥材,原材也行,炮製好的也行。只要家裡是種植這個的,當然,如果是有傳承的炮製藥材的老藥坊也可以申請。我們平臺方會進行考察,如果合格後同意入駐,然後就可以交易了。”
陳風華的課還沒講完,底下就炸鍋了!
說實話,這裡面真正的民間中醫大約有十萬,中醫愛好者有四五十萬,其中有至少百分之一家裡是真的種植有中藥材的!
搞中醫的自然清楚,如果藥不行,那中醫也不可能行!
所以大部分種植藥材的,都會留一部分自用。
但是,一來很多本身家裡就不富裕,如果足夠富的話,也就不叫民間中醫,可以開醫館坐堂治病了。所以留下來的藥材不多,畢竟更多的要賣掉,維持生計。二來每個地方種植的藥材基本上都比較單一,不可能滿足開方的需求,必須得賣掉大部分——用不完,換錢再去賣其他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