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了孫老的電話後,陳風華又給唐大治撥了電話。

電話很快就接通,唐大治在那邊笑著說道:

“喲,陳總,這是檢查工作呢,還是查崗啊?”

陳風華笑著說道:

“唐大夫,看來你這日子過的很悠閒啊!”

“那是!”唐大治笑著說道:“沒啥煩心事,研究研究醫書,泡泡藥酒,閒了還能過去釣釣魚啥的,別提多開心了!”

“那我這邊的事情就不說了。”陳風華開著玩笑,“原以為你正好沒啥事,幫我個忙呢!”

“別別別,別提啥幫忙,你快說,我聽聽!”唐大治急忙說道:“好歹我也咱們廠子裡的顧問嘛,總不能真的幹拿錢不幹活啊!那像啥?”

陳風華本身也是開玩笑,聽他這麼一說,便不再說笑,把民間中醫平臺的事情說了一遍。

唐大治聽完,沉吟了一下,對陳風華說道:

“小陳,我知道這是件大好事,但是你想過沒有,為什麼這樣的大好事,以前沒人做呢?”

陳風華愣了一下,心裡咯噔一下,急忙問道:

“為什麼?難道有什麼隱情?”

唐大治緩緩說道:

“其實呢,對於民間中醫的態度,哪怕是在上層,都是有分歧的。

有些人一貫認為,民間中醫良莠不齊,而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無證行醫,其中有很多的騙子,所以是必須要取締的。

而有些人則認為,民間中醫也是咱們傳統文化中醫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加以引導。況且這本身的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為了彌補基層醫護人員不足,搞的赤腳醫生。所以,不能一蓋而論。

只是最終,前一類人佔了上風,所以當時才會嚴格審查,將無證行醫的人都新取締掉了。當時不能說是錯,但現在看來,事情做肯定是過於絕對了,所以現在也有了彌補的措施,只是……”

陳風華也沒想到當時竟然也有分歧,只是很多歷史都被掩蓋了。

想想也正常,畢竟當時拆京城城牆的時候,同樣有一批建築學家,還有比較出名的幾位,都是持反對意見的,畢竟城牆是古城的見證。

只是這一類人的意見同樣沒有能夠被聽取,所以城牆和很多古建築都被拆了。

這一現象在全國各地都在盛行。城市是發展了,現代化也實現了,這時候再想找古建築,很多地方已經沒有了,所以就只能仿製——這算什麼事兒?

也許當時看,拆除舊的古建築是一件大好事兒,但長遠眼光來看,未必。

再講回民間中醫,當時看取締無證的民間中醫可能的確是符合規則——有證是必須的。

但一刀切的態度,導致現在看來,弊大於利,很多非常好的傳承,再也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