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高中以後不再切半用勺吃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吃不完了。

很奇怪,以前小的時候,吃完半個西瓜很容易,現在大了,吃西瓜的量卻越來越少了,別說一半,四分之一吃完都很飽了。

“好!”陳元明應答的時候,一刀利索的將西瓜切成兩半,把帶把的那頭給了陳風華。

這頭甜啊!

西瓜吃把,甜瓜吃花。這是吃瓜的竅門,就是說,西瓜前半個比後半個甜——瓜蒂那部分,甜則正相反。

以前陳風華很少去考慮這些,但現在偶爾看到這樣的情形,知道這是父母已經習慣性的去關愛自己,這真的已經是習慣了。

從母親的手裡接過勺子,照著西瓜中間無籽的那一部分搲了一塊,塞進嘴裡,邊吃邊問道:

“爸,媽,現在家裡忙不忙?”

“忙,哪有不忙的。”彭秀蘭一邊看著兒子吃一邊笑著說道:“沙地裡的活,種的枝梭梭都是要澆水的,野地裡的藥材也要挖,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還不如去幹活。”

是啊,父母都是閒不住的人,閒了就覺得手癢癢,就算到了冬天,也會給自己找點活兒幹。

“你在那邊怎麼樣?看你黑了,也瘦了。”陳元明將剩下的西瓜切成牙,遞給妻子一塊,自己也拿了一塊,沒吃,問兒子。

“我們住的地方是戈壁灘。”陳風華雖然以前和父母影片過,但現在還是要講一講,他也知道父母喜歡聽自己講,“滿地都是沙土戈壁石頭,幾公里外才有草原。在那裡吃不上多少菜,每天曬太陽,紫外線比我們這裡還強,肯定曬黑了!”

“那麼苦嗎?”彭秀蘭忍不住埋怨,“唉!那地方老百姓不好過吧?”

“還行。”陳風華又吃了一口瓜,含糊的說道:“那地方大,人少,每家的草場比較多,那些東西也都是私人的,所以過得還可以。就是地方太大了,國家發展又不像咱們,基礎設施差的很,沙土路多。就跟我們這裡十幾年前一樣。”

葦湖村通往縣城的路,聽陳元明講,四十年前是土路,三十年前是沙石路,二十年前開始鋪柏油,不過當時質量差,十年前修成環城路後,就是一路坦途了。

陳風華他們呆的那個鎮子通往市裡的路,有一半都是沙石路,車隊走過,塵土飛揚,讓人很難受。

當然,這是陳風華作為國人很驕傲的一方面——他也算國家強大的親歷者了。

“唉!怪不得那小品上都這麼說,什麼‘風景這邊獨好’,也不知道那些人都上趕著出國為了啥!”彭秀蘭跑題了。

“人家出去肯定有出去的原因。”陳元明反駁,“鄰國又不是發達國家,那些發達國家條件肯定要好些。”

“反正要是我的話,肯定是不出去的。”彭秀蘭頂了一句,又問陳風華,“那你們過去吃得慣嗎?”

“我們醫療隊帶了廚師,那邊給送了不少的羊,吃的還不錯。”陳風華笑著說道:“媽,你看我雖然瘦了,其實是菜吃的少,老呆在一個地方又不習慣。伙食還是挺好的。”

“反正沒家裡的飯好吃!”彭秀蘭確定的說道:“你先吃瓜,我去做飯!對了,小華,你想吃什麼?”

“拉條子啊!都想瘋了!”陳風華笑著說道:“媽,我在機場出來一直忍著沒去吃拌麵,就是等著吃你做的拉條呢!”

“好好好,你等著,我現在就去和麵!”彭秀蘭笑著快步往廚房走,走到廚房門口又扭頭對陳元明說道:“你去摘幾個洋柿子、辣子,對了,還有蔥,割一把韭菜……”

“好好好!”陳元明放下瓜皮,抹了一把嘴,水管下洗了手,往菜地快步走去。

陳風華徹底放鬆下來——也就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