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總有些人,是隻看著自己鍋裡的那點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藥廠是集體企業,負責人是社群的一位領導,他兼的藥廠的廠長。
藥廠裡招收的多是附近的農民,當然,關鍵崗位上安排的有一些領導的親戚、朋友等。
社群裡原打算是搞一些創收,畢竟這裡背靠著最大的中藥市場,每天來買藥的人絕對不會少。有些人要進的是原材料,但有些人就喜歡進成品藥材。
剛一開始,藥廠是盈利的,而且盈利不少。廠子效益好,工人的福利也高,廠領導和頭頭腦腦也都吃了個飽。
當時看到這個情況,廠長覺得每年給社群交的太多,便打通了關係,辦了停薪留職,將藥廠承包了下來。
但是,後來競爭者多了,廠子的管理混亂、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等問題凸顯,變盈利為虧損,而且連年虧損,到最後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了。
但是,秦豐調查過,哪怕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廠領導還拿著高工資,甚至每年好幾次公費“調研”,還有著自己的小金庫!
因為藥廠不盈利了,廠長想撈也不好撈了,便又想著回到社群裡去,廠子怎麼辦?賣唄!
當然有人希望買廠子,畢竟地段在那裡放著,就算不辦藥廠,光地皮也值一大筆錢。
但廠長沒那權利——地皮屬於社群的。社群這邊雖然也打算將廠子賣掉,主導由藥廠來辦,但社群那邊是需要監督的。
廠長想賣個好價錢,這樣的話也好給社群交待,回去也有個說法。
但幾家想買的企業都不想要藥廠的職工,事情就卡在這裡了。
秦豐代表的西域本草實際上是第四家有意向購買的。
他去談的時候,那個藥廠的廠長還哄他,說好幾家看中了,如果要買就儘快!
條件很苛刻:要揹債務,要保留職工,還要另給社群一大筆錢!
可能是看秦豐年輕,又聽說西域本草現金流很充足,那廠長甚至私下裡表示,如果能給他一筆好處費,他會盡力促成這筆交易!
秦豐可不是好糊弄的!
他畢竟是本地人,立刻就找人打聽,很快就把情況瞭解清楚了!
按秦豐的想法,只要把這些事實擺出來,那個廠長還不乖乖的就把條件降了,廠子賣給自己?
結果壓根不是這麼回事!
那個廠長乾脆撕破臉了,條件不變,如果想買,就是這個價錢!
秦豐和王俊山兩個談了好幾次,對方才不情不願的把條件降了降,收購價變成了一千萬,但藥廠的不少人,特別是在社群沒有崗位的必須留下來,債務也需要西域本草來負責。
一千萬的收購價加上七百萬的債務,經過專業人士的評估,差不多就是這個價。畢竟廠子裡還有機器,雖然只是八成新,但還是能用的。
當然,地皮也算是廠子裡的。但社群那邊有條件,這地皮是不能做商用——就是不能改變現有用途,至少在三十年內是不內改變的。
這一點秦豐這邊就能答應下來,畢竟買來就是做藥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