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一天的論壇交流,是一位年輕的學者。

“我叫李文平,是醫科大學畢業,然後進醫院工作的。”這位差不多三十歲左右的學者自我介紹,“然後又考了博,不過開始學的中醫,現在學的現代醫學,可以說是中西醫結合吧。

我這一次討論交流的題目,是‘促進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的結合發展’……”

“……我在網上看到很多現代醫學,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西醫說中醫不科學的,也看到很多傳統醫學,也就是中醫說西醫治標不治本的。

我因為中醫西醫都學過,所以呢,我覺得這兩方面都有失偏頗。中西醫結合是一條喊了很久的路子,現在其實也有人一直在用。那麼,為什麼不能更加深入的結合呢?

就比如,現在的西醫院,也在用中醫的一些治療方式,比如理療的熱灸,電針,臨床醫生也會開中成藥;而一些中醫診所,也在用西醫的先進方式,比如驗血、拍片、靜脈滴注等,治療方面更是使用了大量的現代醫學的儀器來做輔助作用。

這說明什麼?說明中西醫完全是可以結合的,畢竟咱們近代就說過師夷長技以制夷,也說過要求同存異,還有殊途同歸等等。

只要都是為了給病人治好病,那麼用哪種方法,又有多大區別呢?

所以在我看來,大可不必把醫學分的那麼清楚,臨床的醫生又有多少真得去在乎中西醫的界限呢?只要好用,學來拿來用就是了!……”

李和平的發言的確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畢竟現在比較普遍的是,在中醫院的確能看到不少先進的儀器,有些中醫看病把完脈後,還要去讓患者化驗一下血。

而有些西醫,或者說主流醫院的醫生,在經過一系列的檢查診斷後,給病人開的處方里,有不少都是中成藥。

這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了。

那麼是不是就在講,中西醫已經不需要那麼對立,而是可以更加深入的結合了呢?

不少人開始提問,李文平一一回答。

有老醫生說:

“中西醫的理論都不一樣,怎麼可能結合?只不過是醫生既學中醫也學西醫,把這些東西運用到了一起而已!”

“但那就是結合啊!”李文平笑著回應,“只不過是結合點在醫生身上,而不是某一系列或者一套理論、病症上而已!”

“其實這不是結合,反倒是中醫在逐漸從式微變得成長,壯大!”陳風華突然說道,“因為咱們華夏有著天然的中醫生長的土壤,現代醫學不是沒有想過徹底將中醫給滅掉,只不過因為中醫太過於頑強,在咱們國人心目中始終留有一席之地,所以才沒有成功而已!”

李文平眼睛閃了閃,說道:

“願聞其詳!”

陳風華不客氣的上臺接過話筒,說道:

“本身我只是一個賣藥的,在談中西醫方面沒有多少話語權,和在座的各位相比也是末學後進,我只是從我自己感覺到的幾個觀點上分析一下。

要說中西醫的區別,首先得從他們的源頭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