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高官解釋的很詳細,資格放的也很低,陳風華沒辦法不答應。

他想了想說道:

“其實在咱們新疆是有成功的例子的。比如西北的那個女副縣長,那個騎馬賓士的驚豔造型,在短影片上一下子就火了……”

胡志鵬感嘆了說道:

“我也知道,賀蛟龍嘛,宣傳旅遊作用真的是非常大。但他們的特色很明顯,咱們根本沒法比呀!

光說他們那裡的萬畝草場,萬匹駿馬,咱們就沒有!還有那百萬畝油菜花,那也是難得的美景——咱們這裡只有百萬畝的棉花,讓別人看,人家也不看啊!”

陳風華慢慢放開了笑著說道:

“我只是舉個例子,他們有他們的特色,咱們有咱們的特色。

所以呢,咱們可以走一走最基礎的路子。短影片和公眾號兩方面都走,咱們縣的特色,有旅遊,有碧玉,有棉花,有葡萄酒。

縣裡可以主打一個,挑出合適的人選,從頭開始培養。

胡高官,我打個比方啊,就這個碧玉,可以找一個代表人物,從進山採玉,撿拾籽料,到怎麼判斷玉質怎麼加工,最後成品出來,可以做成一個系列。

這其中就可以給咱們縣裡面夾帶一些私貨出來。

比如縣裡的特產呀,旅遊風景區呀,碧玉一條街呀什麼的。”

胡志鵬若有所思。

這倒是的確算一條新的路子。但他不是內行人,不能判斷這樣的做法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想了想,胡志鵬說:

“我讓縣裡的宣傳部門過來個人聽一聽你的想法……”

陳風華搖了搖頭,說道:

“不是我看不上他們,實在是咱們縣現在的宣傳方面的這種形象設計,思維方式有點僵化了。

我覺得有些人可能抱著寧願無功,不能有過的思想,創新的這種思維嚴重不足。

也可能是官氣太重或者體制的原因,唯上唯官的習氣還是很重的!

看看咱們縣新聞播放的那個語氣,感覺和30年前沒有什麼變化。

說實話,連央視的新聞聯播現在和30年前都變化那麼大,咱們的感覺好像就是同一套模式套了不同的內容。

這種宣傳的思維去搞網際網路加實在是很難出成績。

當然這不只是咱們縣,好多周邊的縣都是這樣。

相比較而言,內地宣佳這方面確實走在了咱們的前面!”

他這麼一說,胡志鵬就有些動容了。

處在體制內,特別是宣傳陣地需要慎重,這一點胡志鵬是很清楚的。宣傳方向方面不能出一點錯,出錯了就是大新聞,甚至大丑聞。

所以搞宣傳工作的有時候戰戰兢兢,束縛的東西太多了。

哪怕是想創新,有些時候也無可奈何,慢慢的就隨波逐流了。

但真的沒有新的出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