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藥材價錢,那女孩抓的藥還貴呢!

這算啥?劫富濟貧?

不過他也沒想那麼多,這個記憶片斷究竟想讓他做什麼,他還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

畢竟和上一個不一樣,那個有明確的任務目標,而這個卻什麼也沒有提示。

需要自己去琢磨了。

就這樣,陳風華的意識在這個張五娃的身上留存著,每天都是看方抓藥。

偶爾張老大夫不在的時候,熟人來了,還會替他們看看需要不需要變一變藥方。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陳風華又記了幾個方子,終於為味道來了。

張老大夫給人看病,絕對不僅僅是表面的劫富濟貧。

有一天,一位小乞丐生病,跑來求藥。

張老大夫施捨了一副藥,然後嚴厲的說道:

“只施捨此一副藥,吃了後,你的內疾會好一些,但如果想要下一副藥,那就得用東西來換!”

陳風華有些奇怪,按張老大夫平常的習慣,對富人開藥都是貴的,收錢也多,對窮人開藥都是便宜的,重病不一定治痊癒,但至少不會加重。

這小乞丐明顯是有內疾而且不宜幹體力活,為什麼張老大夫對他這麼嚴厲?

看出來張五娃的疑惑,正好此時無病人,張老大夫說道:

“五娃,是不是覺得我有些苛刻了?”

陳風華拱了拱手:“我知道老先生這麼做肯定有其中的道理,只是沒想明白……”

“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張老大夫看得出來這個“張五娃”極有靈性,也有意將一些感悟傳授於他:“我完全可以將其治好,但這小乞丐好了後幹什麼?”

陳風華理所當然的說道:

“應該是繼續當乞丐吧?”

“他有手有腳,為什麼要去當乞丐?”張老先生追問。

這?原因應該多了吧?

“無論是什麼原因,小小年紀,不思進取,一味乞討渡日,與殭屍何異?當下但凡有手有腳,只要努力,就能尋得一碗飯吃,非是我不盡人情,而是我不想讓他小小年紀這一輩子就只是個乞丐了!”

“但現在他幹不得活啊!”陳風華明白了張老先生的苦心,卻覺得用的不是時候,“病沒看好,怎麼談將來?”

“他幹不得體力活,卻不影響去鎮外的山裡尋幾味草藥去。只要肯幹,就餓不死,我只是逼他尋點門路而已!”

果然是苦心啊!

陳風華再次拱了拱手,表示明白了。

不僅得到了方子,還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一趟過來,真的值!

過了半天,那小乞丐還真的過來了。

而手裡,還真的是拿著東西。

不過不是藥草,而是半筐蘑菇。

張老先生仔細翻撿著看了看,滿意的點點頭。

雖然都是尋常蘑菇,但卻沒有有毒的,而且很新鮮,說明這小乞丐是真的用心去找了,而且沒有害人之心。

感覺自己的苦心有了好的結果,他便再給小乞丐開了副藥,算是兩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