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省,亳州,這裡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

也就是說,中藥材的價格,通常是在這裡制定的。

漲價跌價,從這裡開始。

陳風華這一次採購中藥材,目的地就在這裡。

“有空的話,回一趟老家。”陳元明知道兒子要去亳州,便說道,“你爺爺奶奶雖然已經不在了,但老家還有些親戚。走動才叫親戚,不然就不親了。”

這是大實話,不然也不會有遠親不如近鄰的話。

陳元明的老家是在豫東,旁邊就是皖省,距離亳州不過百公里路。

他是十來歲便支邊來到XJ,然後定居在這裡。後來陳風華的爺爺奶奶也來住過一段時間,但終究不是故鄉,兩位老人最後都回豫東老家去了,前兩年相繼過世了。

老家還剩下陳元明的一些堂哥堂弟,以及遠親。

畢竟老家村子叫陳樓,一個村子九成都是姓陳的。陳風華隱約還記得,小時候跟著父親回老家,還被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叫叔……輩分高,沒辦法。

“好的。”陳風華笑著說道:“我也去看看我那些後輩……”

他們父子雖然人在XJ,但老家族譜上可是有名字的,而且輩分很高,要說回去,八成以上的人見了陳風華是要行禮的。

“你呀——”陳元明沒想到兒子突然變得促狹起來,不過想想現在才不過十九歲,前段時間表現成熟,那是少年老成,現在卻才是一個年輕人應該有的樣子。

心底裡有愧,卻並沒有說出口。

專業的事情,陳元明知道自己已經不如兒子了,便只是提醒說:

“到了那邊,你自己小心,有事多和業務員商量一下。去買藥材也儘量去那些大藥材商行,別貪小便宜,把你們公司的任務完成好,回來也好有個交待……”

“好了好了,先吃飯,吃飯再說!”彭秀蘭在廚房那裡掀開門簾喊道:“進來吃飯了!”

“還是在外面吃吧!”陳元明應了一聲說道,“外面寬敞,又亮堂著,現在天涼,也沒多少蒼蠅了,多好!”

彭秀蘭想想也是,轉身進廚房端菜去了。

陳風華急忙洗手幫忙,一看有魚,大喜:“喲,有魚啊!”

“上午學昌送過來的,說是從後面水庫下網逮的,原本想著凍上等你回來吃,沒想到你下午就回來了,”彭秀蘭笑著說道:“剛好園子裡椒蒿還沒被霜打掉,正好燉上,來坐著吃!”

除了椒蒿燉魚,還有青椒炒雞蛋、土豆絲、蘑菇炒肉等。

“媽,你又撿蘑菇去了?”看到蘑菇是新鮮的,陳風華有些意外。

“是啊,”彭秀蘭說道:“也就挖這幾天,再過幾天天冷了,就沒了。快吃,外面溫度有點低,一會兒菜涼了就不好吃了!”

陳風華喜歡吃魚,不然上學的時候不幹活也不會閒著帶著小蘿蔔頭們滿世界去找魚。他最喜歡的還是彭秀蘭做的椒蒿燉魚了。

正吃著,院子外響起了聲音:

“大伯,大媽,我小華哥回來了嗎?”

田學昌的聲音。

“學昌來了,快進來,一起吃點。”彭秀蘭笑著招呼進院子的田學昌,“飯剛端上來。”

“不吃了,我找小華哥有點事。”田學昌笑著說道:“小華哥,你看,這魚怎麼樣?”

他的手裡提著用芨芨草串起來的大鯽魚,魚還活著,不停的甩著尾巴。

“好東西啊!”陳風華笑著說道:“還是在村子裡有口福,這野生的大鯽魚,去超市裡至少得二十多塊一公斤。”

“賣不掉!”田學昌搖搖頭,“我們去早市上賣過,最多十塊——咱們縣城人口不多,貴了沒人買。”

陳風華想想也是,雖然現在城裡人富了,吃東西也講究個口味,放稍微大點兒的城市裡,掏二三十塊錢買個野生大鯽魚吃,不算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