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天下的目的是什麼?

是坐天下!

至少自古以來,每一任的人族帝王,打天下後,都是開啟了世襲制,父傳子,甲天下。

跟著帝王的文臣武將,也是受到蔭庇,子子孫孫,只要不是做謀反的大逆之罪,都會享受到榮華富貴。

“朱帝,若是不用世襲制,禪讓制,世間還有什麼傳承方式?

臣等愚昧,還請朱帝開示。”

現在他們已經奪取了天下,正是要論功行賞,建立種種制度的時候,有些制度可以透過‘拿來主義’直接自舊有的制度循規守矩而來,有些制度,卻是隻能靠創新,博採眾長,以示與眾不同。

朱八環顧四周,臉上掛著輕笑,“諸位都是朕的肱股之臣,雄才偉略,見識非凡,何不說一下,你們對帝位傳承,都有著什麼樣的看法?

但說無妨,可以暢所欲言,朕絕不會因言治罪。”

朱八向來不做阻塞言路的事情,他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在世間廣為流傳,也使得他得了賢君之名。

這一句名言便是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而文武群臣便是他的鏡子。

除了這句外,還有著一句廣為流傳,乃是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是一個帝王,鮮有的胸襟。

他不僅如此說,關鍵的是,他還真的如此做了。

因而朝野中,倒是因此出現了不少的諍臣,陳言直諫,毫不留情,往往會讓朱帝下不來臺。

但是朱帝,也都是一笑了之,淡然處之,不因言加罪。

他常常的說,應該讓人說話的,有什麼不滿,有什麼意見,都要說出來,只有說出來,才能夠讓知道,才能夠更好的修正。

不要因為說錯了話,而去懲罰人,不然的話,慢慢的就不會有人說實話,只會說一些阿諛奉承,迎來送往的場面話了。

朱帝帶出來了好的風氣,也使得朝野中,很多人都敢說實話。

“朱帝,我們認為,還是世襲制好,父傳子,家天下,一直如此,說明這個制度是個很好的成熟的制度。

有這樣好的制度,為什麼棄之不用?”

一位文臣開口,他是儒者,修行文氣,言語洪亮。

朱帝笑著,“這個問題,就算大家不提,我也是要給大家解釋一下的。

為什麼不用世襲制,父傳子,家天下,一代接著一代的坐天下,不是好事嗎?

也許,這對皇家而言,是好事,可以享盡榮華富貴,可以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

但是這是真的好事嗎?

一人掌天下,難以受到制約,此人要是個明君還好,萬一是個草包或者是個昏庸無道的人,豈不是大好河山很快就要分崩離析,使百姓們受苦受難?

我們不應該把天下寄託在一個姓的人身上,我們應該把希望寄託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只要這個人有著能力,品行過關,為什麼不能執掌大明一時之興衰?、

在我看來,這是絕對可以的。”

在場的文武,都是默然不語,思考著朱八的這一席話。

朱八並沒有停下來,而是繼續著自己的演說,“也許大家看到過這樣的一篇文章,也許沒有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