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蟒王張嘴一吐,一道妖光奔向了利箭,和文箭相遇在半路,對轟在一起,轟隆一聲巨響,妖光、文箭散去,巨大的力量向著四面八方蔓延而去,蕩起層層的空間漣漪.

“看來想要安靜的煉化這七星神劍,須得先殺了你們幾個小輩!”

白蟒王眸子裡狠厲之色閃耀,在空中踏步而行,朝著墜地的十二大儒殺了過去.

十二大儒面色灰白,口角含血,相識了一眼,”白蟒王太厲害了,又有帝王命格,先天就壓制我們的修為,使我們的修為無法完全的施展出來,想要殺它,唯有動用儒道祖庭中鎮壓儒道氣運的至寶了.”

“不錯,唯有至寶才能降服此妖魔,不然的話,任它肆虐帝都,會傷及無數的百姓.”

“就是不知道,已經到了這個時候,為什麼大漢神庭中沒有神將降世降妖,難道他們想要眼睜睜的看著白蟒王肆虐帝都嗎?”

“上位者的想法,和我們是不一樣的,自大漢建國,我們儒家的勢力瘋狂增長,如今儒家掌控朝廷要職,文人遍佈天下,勢力之大,已經讓皇室忌憚.”

“這一次,我們沒死之前,大漢神庭的人、觀星臺的人、錄道司的人,是不會出現的,可惜我們了一腔碧血丹青。”

“獻祭我們十二位大儒的修為,召喚聖器,使聖器甦醒,斬殺了這白蟒王,不然的話,我們今天死的將會毫無意義。”

“看在我們身死護國的功勞上,大漢神庭或許會放我們儒家一馬,不然的話,大儒清微先生依據《推度災》推演出來的儒家大劫,就要真的到來了。”

十二位大儒站了起來,身體挺得筆直,面對著強勢的白蟒王,眸子裡沒有任何的畏懼之色。

他們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詩經》《書經》《禮經》《易經》《樂經》《春秋》!

六部經書,且以六部經書為根,演化出來六緯,乃是《詩緯》《書緯》《禮緯》《易緯》《樂緯》《春秋緯》!

十二位大儒,六位大儒掌握六經,六位大儒掌握六緯,十二人聯合起來,組成的十二經緯大陣,有著經天緯地的威力。

此時,他們紛紛以自身的修為獻祭。

一位位大儒催動自身所有的文氣,把所有的文氣,都注入到了本命文寶中,一篇篇朗誦文章的聲音,在帝都郊外的上空響起,五色的光輝燦爛奪目,宛如儒道聖境,一尊尊的虛影浮現,手捧書籍,佈道天下,教化眾生。

十二位聖賢的虛影浮空,威嚴浩然之氣盪漾,股股聖威激盪,覆蓋當空,只是這些聖賢的虛影眸子懵懂,毫無意識。

不然的話,何須十二位,就算是一位真正的聖賢,也能翻手斬白蛇。

出現的十二位聖賢虛影,齊齊望向了儒道祖庭所在的地方,卻見儒道祖庭中的一根放在密室裡的玉尺慢慢的綻放光芒,無盡的威勢也隨之從那玉尺上面散發出來,剎那這威勢便已經覆蓋了整個儒道祖庭。

一道合抱粗的白光,從玉尺上面沖天而起,射向了那無盡蒼穹的深處,把整個天空都渲染的一片光亮,這光柱上抵九天,下至幽冥。

“可惡!”

“你們居然散盡修為,催動了儒家至寶量天尺!”

白蟒王感受到那儒道祖庭中的至寶量天尺散發出來的威勢,心中一陣悸動,量天尺是儒家至寶,鎮壓儒家氣運,想要催動這樣的至寶,需要精通儒道十二部經典的聖賢出手才行。

若是沒有這樣的聖賢,便需要各自精通一門儒道經典的大儒同時出手。

但是大儒一旦出手催動量天尺,自身的修為,便會盡毀,有生之年,怕也是再也難以恢復到大儒的修為。

玉尺飛出,破開了長空,帶著精白光亮,剎那到了白蟒王的上空。

“儒家動用了至寶量天尺,發生了什麼事情?”

“量天尺一出,誰與爭鋒,也只有其他大教的至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