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

寫的時候,全神貫注,都用心去寫。

且祖竅中的文氣隨之盪漾,湧入筆尖中,融入墨汁中,從而使得周燦寫出來的這一篇《三字經》的每一個字中,都蘊含著浩然神聖的文氣。

若是有開了天眼的修行者望去,就會發現在這紙張上面,一片白光燦爛,如同雲蒸霞蔚,幻麗絕塵。

又如同月光下的江水中浪濤洶湧,波光滾滾.

但是普通人看去的話,卻會覺得非常的舒服。

時常捧讀這樣的書籍,身體會受到文氣的滋養,從而使得他在讀書的時候,會耳聰目明,思路清晰,一念不起,全神貫注。

讀上一遍,讀書的效果,比往日裡捧讀普通書籍能夠強上十倍。

據說,大漢皇朝中,許多書香世家的藏書,都是有大儒灌注了無上文氣書寫而成。

所以,讀書的效果非常的好。

就算是兩個讀書人的資質相同,書香世家的人,也因為擁有蘊含文氣的書籍而會進步飛速。

普通人,只能是望塵莫及。

今日的周作人精神狀態不是很好,一直給人一種有氣無力的感覺,對私塾中的童生,也沒有做過多的管束。

任由這些童生們自習。

這一天,周燦都在寫《三字經》,寫到三分之一的時候,自己祖竅中的文寶明燈中散發出來的如同白虹似的文氣,這才黯然了下來。

以文氣入墨,來寫書,對文氣的消耗是非常大的。

如今周燦的文氣有著一尺多長,比起很多讀書人的文氣的都要高,可是依舊不足以以文氣入墨的方式來完成對三字經的書寫.

“也罷,今天也只能寫這麼多了,全身心的投入書法練習,以文氣入墨,太消耗精力了,我現在感覺肚子咕咕直叫,餓的腦袋發昏.”

收了書寫好的三字經.

周燦站了起來,準備向著春周作人請辭.

這裡的書籍,他已經通讀,且已經融會貫通,完全沒有必要繼續在這裡苦讀了.

繼續留在這裡,便也只是浪費時間.

“先生!”

周燦輕呼.

此時周作人趴在講桌上,整個人精神懨懨,幾乎睡去.

“哦,什麼事?”

周作人睜開了有些惺忪的眼睛,原本是打算呵斥的,見是周燦,便強打精神,開口問道.

“先生,私塾裡的書籍,我已經全部讀過了,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這裡讀書了,我想在家中好好的溫書,靜候秋閨之日的到來.”

周作人一驚,”不來了?怎麼可以不來了?你要是沒有私塾的推薦,是沒有資格參加秋閨的,你可要想清楚?”

原本朝陽私塾中的尖子生劉洪洲已經反水,進了邀月私塾,如今的周燦成了朝陽私塾中唯一的一個可以考中秀才的人.

若是周燦也離開朝陽私塾.

待秋閨到來,朝陽私塾若是沒有一個人可以考中秀才的話,朝陽私塾可就真的完了.

到時候,定然臭名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