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優點與其他的書法字帖的精髓融化貫通後,出現一本新的字帖。

一本極為好看,且適合周燦練習的字帖。

按照正確的姿勢及其技巧。

周燦提筆寫字。

各種技巧,在心頭流轉,催動太陽煉形術,控制自己的手腕、五指、肌肉,使它們協調起來,順著自己的心意而動。

永!

周燦寫的第一個字,便是永遠的永字。

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

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用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

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

以後,王羲之的孫子智永又將這“永字八法”傳給虞世南,再後來,經過很多書法家一直傳了下來。

正楷筆勢的方法為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

直筆為努,不宜過直,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

鉤為趯,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

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劃,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

起筆同直劃,出鋒稍肥,力要送到。

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

捺筆為磔,逆鋒輕落,折鋒鋪毫緩行,收鋒重在含蓄。

如今周燦練習的新書法字型,便蘊含了這永字八法。

在周燦的心中,始終認為,字是寫出來讓人看的。

對書法最基礎的要求,應該是讓人看得懂你寫的是什麼。

然後,才是讓人看的舒服。

一個永字、二個永字、三個永字…

寫了一張紙,又一張紙。

足足寫了三大張紙,這才停了下來,只覺得手腕痠麻。

字寫的非常的順眼。

揉了揉手腕。

“不知道我寫上一幅字,效果會怎樣?”

躍躍欲試,提筆而寫,一揮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