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服,就來戰。

丟下一句話。

歐陽慶就徑自離去。

無視一切規則。

卻無人不服。

個個點頭預設,無論是朝陽私塾的童生,還是名揚私塾的童生,對此都無異議。

沒有一個童生,願意去找歐陽慶比試。

那是自取其辱,自尋沒趣。

然而周作人老秀才聽到吳光輝提起年紀輕輕的歐陽慶讀通了文章,凝聚了文氣的時候,卻仍是震撼莫名。

“怎麼可能,他小小年紀,尚不通人情世故,如何能夠引動文曲星降臨星力,沒有文曲星力,如何能夠凝聚文氣,莫不是你在騙我?”

吳光輝提起歐陽慶的時候,也是一臉的羨慕,聽到周作人老秀才炸毛,也並沒有在意。

要知道,在他第一次知道歐陽慶凝聚了文氣的時候,也是怔怔的在椅子上坐了一整天,始終不敢相信。

儒家修行,非常的困難。

一步一個腳印,一點都無法取巧。

尤其是儒家的修行入門,基本就是兩種方式,一種是讀通古往今來的聖賢傳下來的一篇經典文章,紫府生光,文曲震動,有星辰之力自天而降,灌入紫府,形成文氣靈光。

一種是天生天賦奇才,能夠寫出來驚世文章,文曲星動,星力橫貫長空,降臨下來,籠罩讀書人,星力洗禮,文氣自生。

當然,還有其他的方式,暫且不一一贅述。

然而無論是讀懂聖人文章,還是創作驚世文章,都需要洞明世事,人情練達,有著豐富的歷練才能做到。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許多讀書人,縱使文才高絕,但是寫出來的文章,並沒有做到文以載道,更是空洞毫無靈魂,多是無病之呻吟,難以引動文曲星。

無法引動文曲星,自然無法凝聚文氣靈光。

歐陽慶小小年紀,在周作人看來,自然不可能比他還洞察世情。

怎麼可能會引動文曲星動,凝聚儒道文氣呢?

讓他覺得,萬分的不可思議。

雖說自古多才俊,可是世間怎有這般人!

這樣的牛人,只能讓人仰望。

“莫說是你,就算是我,也都不敢相信,可是這就是事實。”

“天才的世界,我們並不瞭解,若是瞭解的話,我們也是天才,也早已經凝聚文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