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說飛船越小,其造成的威脅就越小,完全不是這樣的理解模式,飛船所造成的影響,跟攜帶的武器威力有關係。

不管是黑洞級,還是毀滅級的武器,要說大,其實未必真的就有多大,但能夠造成的毀滅範圍,絕對是驚人的。

大型飛船與小型飛船,所需要完成的任務和使命不同,這很好的驗證了一句話,大而全,小而精。

越大的飛船就相當於一個完整的生態模型,小型飛船則更偏向於某個功能需求,更加靈活多變。

一艘足夠大的宇宙飛船,只要不出現毀滅性的危險,也許永遠都可以在宇宙中航行,上面的人類也可以很好的生存下去,絲毫不會受到影響,因為生存空間大,生態迴圈鏈可以滿足人類需求。

小型飛船則就完全不同,無法自我滿足需求,除非人數較少,才可以滿足無限迴圈的能力。巨型飛船其實更容易出現各種航行問題,出現故障。

小型飛船無論是穩定性還是安全性,嚴格意義上來說,比巨型的飛船更加安全。

女神繼續彙報巨型飛船其他資訊,“該巨型飛船船齡在一千八百年前,屬於星際聯邦早期型別,初步觀察有部分損壞,威脅不大。”

事實上跟女神的預測沒有任何出入,派出的運輸船、智慧機器人還有太空機甲,已經順利的降落在了飛船周圍,巨型飛船沒有任何的反應。

從現場傳回來的畫面,PT陳觀看到巨型飛船的外觀完整形態,還是非常震撼的,這還是一千八百年前的老船了,現在的飛船還不知道會多麼驚人呢!

時間就這樣慢慢的過去,機器人開始探索整理勘探,這艘飛船,如果有危險,它們恐怕是最先受到威脅的目標。

他們和勘測機器人運輸船,透過中繼方式通訊的,實際距離非常遠不說,還有數顆星球呈直線阻擋在空間飛船前面,如果有危險他們就會趕緊跑路。

空間飛船在緊急模式下,跳躍航行到較近的宇宙座標,時間會非常短,使用應急能量,可以立即執行折躍航行。

大概也就一天多時間,整艘巨型飛船就被完全的清理出來了,內部包括駕駛操控平臺,也全部探索完畢,沒有任何危險。

根據現場勘測結果來看,該飛船受到了影響飛行能力的創傷,導致停留在了荒蕪星球,其他人員是逃生了,還是全部犧牲了,這個真就不好判斷。

對於PT陳來說,這種飛船對他是多多益善,有多少他就要多少,甚至是來者不拒。巨型飛船一般會有威力比較大的武器。

最後統計下來,果真攜帶了相當數量的毀滅級武器,這些都是他的了,不過還需要女神對這些武器進行甄別,同時修改許可權操作,加上重新鎖死授權等等一系列的環節。

如果不能夠重新授權解鎖,那麼這些武器就跟廢物沒什麼區別,甚至還是很大的威脅,一旦解鎖失敗,就會“轟!”的一聲自毀。

到那時就不是來收穫的了,完全就是沒事給自己找事情,所以這些東西必須現在就進行確認,或者危險解除,這個他還是很放心的。

女神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處理這些問題,那麼就會讓機器人將這些危險物品,就地埋藏在這顆荒蕪星球。或者進行定向拆解,分解一些貴重的材料,也是可行的。

當然這些東西最大的作用,在於威懾!使用的話,其實意義就變了,也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至於星際聯邦有沒有威力更大的此類武器,這個PT陳真就不是很瞭解,不管有還是沒有,都不是現階段他所能涉及的,至少他現在沒有任何想法。

毀滅級別的武器,總共超過了二十枚的數量,聽到這個數字,嚇了他一跳,只好問女神這些究竟該怎麼處理掉,畢竟誰沒事也不想身邊有這些東西的存在。

就算是有安全保障,不怕一萬可就怕萬一啊!

不過最後女神雖然擁有破解的能力,但是沒有授權的許可權,好在破解不會有自毀的危險,當時就嚇的他冷汗直冒的說。

最後詢問女神該怎麼辦,女神說,“可以利用現在破解所獲得的許可權,鎖死這些毀滅級別的武器,然後進行定向拆解。”

拆解步驟女神都十分熟悉,這些都在資料庫有儲存。

就跟組裝流水線差不多,分成幾個不同部分,控制部分,主體部分,連線部分,資料連線通訊儲存部分。

最重要的其實是連線部分,只要連線部分被分離,那麼接下來就相當於拆解材料,一旦分成不同的幾個部分,那麼就不在具有危險性。

這些東西用作武器是很有用的,一旦分解成材料,除非繼續當武器使用,至於別的用途十分有限,PT陳又不想這麼危險的東西跟在身邊。

最後讓女神指揮機器人,全部封裝掩埋在了這顆荒蕪星球地下深處。而且建造了特殊的金屬空間用來儲存儲存它們,如果有一天有需要,還可以在來挖出來。

如果沒有完全控制使用的可能,PT陳應該很大機率不會來取走這些東西,畢竟放在身邊這些東西實在太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