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兩隻大鳥還沒有下蛋,但是提前把爬山的路線挖出來,還是沒有問題的。

趁著兩隻巨型食草禽,都在外面覓食,小莫有條不紊的在山崖上攀巖,挖出一條通向鳥巢的石窩路徑。用了足足三天的時間,總算挖成功了。

那兩隻懶鳥都在外邊,一次都沒有回來過,他透過挖好的山壁石窩,爬到巨大鳥巢裡面,這一看嚇他一跳。

整個鳥窩差不多,都趕上一間巨大的房子了,用很粗變異樹木枝條,還有不知道從那裡弄來的爛泥,加上變異植物,築成的鳥巢。

既然通向鳥窩的石窩路徑打通,剩下來就是慢慢等待雌鳥產蛋了,他每天就是觀望這座山峰,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看見,大鳥回到鳥巢裡休息。

為了能準確的知道大鳥產蛋時間,他特意購買了一種老式遙控攝像頭,安置在鳥巢邊上,大鳥只要飛走,就利用攝像頭觀看窩裡有沒有蛋。

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了沒幾天小莫就發現,一隻巨型食草禽經常回到窩裡休息,據他觀察這隻很可能是雌鳥,雌鳥可以預估到自己的產蛋時間。

就會減少外出的頻率,儘量等在窩裡把蛋產完。既然偷蛋的時機即將成熟,他就更加嚴密的監控整個大鳥窩裡產蛋的情況。

等了兩天,那隻老趴窩的雌鳥,果真下了一隻水桶大小,灰白花紋的鳥蛋,他透過老式攝像頭看到了窩裡的鳥蛋,但還不能急,必須等下蛋雌鳥飛走才行。

下完蛋的雌鳥,並沒有馬上就飛走尋找雄鳥,而是不知道那裡尋來,不少自己脫落的羽毛,覆蓋在剛下的鳥蛋上,直到認為蓋嚴實了,才’嘎嘎’的叫了幾聲,飛走了。

見大鳥飛走了,小莫也沒有耽誤時間,背上自己的大揹包,快速的朝鳥窩所在的山峰,快速狂奔而去。

畢竟是有家傳功夫在身的人,儘管風勢不小,但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太大影響,除非是山峰中部以上的大風,能對他造成一定的影響。

但是有了開鑿出的石窩借力,基本上不會對他造成太大的影響,上萬星米的距離,就算他的眼神好,也是無法看清楚鳥窩裡的具體情況,還好有遙控攝像頭幫助觀察。

山腳到山峰中間,他的速度爬起來就像飛一樣,手腳並用,直接向萬米的鳥窩快速攀爬。有了石窩借力,風勢的影響也被降低到了最低程度,速度也並沒有減緩多少。

雖然影響沒有那麼大,但是從山腳爬到萬米之上的鳥巢,還是讓他頗為吃力,透過臉上的面具不斷的喘著氣。

接近鳥窩的那一刻,手上用勁,一個借力翻身,就躍進了巨大的鳥窩,手順勢抓住鳥窩邊緣借力穩住身形,鳥蛋被雌鳥埋在了窩的最中間底部。

雖然大鳥剛走沒有多久,不會馬上就將雄鳥叫回來孵蛋,但是他也需要儘快抓緊時間,趕緊拿了鳥蛋跑路。

趕緊用手將鳥窩底部覆蓋的羽毛扒開,這些羽毛主幹,一根根的至少都有成人胳膊粗細,但是重量卻輕飄飄的。這些鳥毛的中心很可能是空心的,他判斷。

扒開巨大的羽毛,一隻灰白色的水桶大小鳥蛋,出現在眼前,就跟攝像頭觀察到的一摸一樣。

趕緊開啟身後的揹包,從窩裡抓出幾根鳥毛鋪墊在揹包裡,就將鳥蛋裝進了揹包裡,同樣又取了幾根鳥毛,覆蓋在揹包鳥蛋上面,然後將揹包蓋好。

將老式遙控攝像頭又拆除收回,這才一手一腳的向山峰底部攀爬下去。用了小半個星時,總算回到了山峰底部,沒有任何猶豫,轉身就向遠離鳥窩的方向狂奔。

一刻都沒有停,距離不好算具體有多遠,他從營地來到這裡,走了起碼快一個月的路程,反正是絕對不近的。

巨型食草禽在天上飛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他是絕對不能被追上,必須跑出一定距離才行,自己早就挖好了一個不大的藏身山洞。

揹包裡帶的一些生活用品,都存放在那裡,他要做的就是藏在這裡一段時間,等巨型食草禽實在找不到鳥蛋,又生出新的蛋,就是最佳的離開時機。

足足狂奔了二個多星時,距離他挖的藏身山洞不遠了,直到躲進了藏身山洞沒多久,外邊隱隱傳來巨型食草禽的叫聲。可見這大鳥追的有多快。

好在他挖的這個山洞角度足夠刁鑽,就算巨型食草禽視野多麼開闊深遠,也絕對不可能拐彎看到這個山洞,因為山洞上方有一塊突出的大石頭擋住視線。

除非巨型食草禽能透視,否則根本就發現不了這裡有個山洞,裡面還藏著大活人。山洞不大隻有幾個平方星米。

並不是小莫真的有多幸運,才躲進挖好的山洞,巨型食草禽就正好追不到他。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雌鳥去找雄鳥,這個距離並不近,找到了還要返回,等於是雌鳥一走,他就開始去窩裡偷蛋,偷了鳥蛋他並不是原地等,巨型食草禽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