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迪和小莫再一次離開營地小屋,兩人方向是火山。

趕山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金剛砂,為什麼要趕山,因為火山會將內部的金剛砂噴發出來,不需要進行礦洞開採。

只要人用手去撿拾就可以了,何況金剛砂也不是地表什麼位置,任何地方都有金剛砂,就是有,地表淺層的金剛砂開採到現在,還能剩下多少?

整顆星球都處於崩潰邊緣,可想而知金剛砂的儲量並不多了,這個不多指的是容易開採得到的,不容易開採的地方可能還有,但是獲得也比較困難。

三種採集獲得金剛砂的人群,都在竭盡所能的採集,雖然數量不多,總是比沒有產出要強不少,也是如今剩下遺留者存在的原因。

至於星球崩潰了會怎麼辦,這個誰也沒辦法,金剛砂的需求,就算是這顆星球崩潰了,金剛砂的需求也同樣存在,別的星球還會繼續產出。

直到這宇宙中再也沒有金剛砂的存在,也許會尋找別的替代材料,除了金剛砂,還有別的稀有金屬材料,也同樣如此。

兩人經過一陣奔跑忙碌,獲得了二十多塊金剛砂,這收穫無疑比小莫從前收穫,多了四五倍。楊迪雖然很高興,但是小莫卻很擔心。

畢竟金剛砂的收穫變多,可能會伴隨著危險的增加。也就是說之前可能處於不穩定的邊緣,現在面臨的是很不穩定,在到活動,在到變化巨大,直至這一片區域,都變成活火山。

活火山附近是不能生存人類的,那個是太危險了,隨便一次岩漿噴發,可能都是人類所不能承受的後果。

現在他們生存的這片區域,如果沒有了,在想尋找到類似的地方,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他們屬於趕山者,火山噴多少他們撿拾多少,算不上是破壞性開採,營地很多人的食物來源是變異鼠肉,淨水也可以自產一部分。

依靠外面運輸進來的東西,並沒有那麼強烈,離自產自足可能還很遠,但是營地方面也必然有著,自己不為人知的後手。

背靠兩個星際文明,獲得一些養殖培植生態技術,實在是太過平常的一件事情了。就是淨化水技術,也未必沒有,詭異就詭異在營地的人,就是得拿金剛砂換取這些生活用品。

營地方面儲備金剛砂,換取更重要得資源或者裝置技術,這個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只是處於下面的趕山者,生活的條件確實是差了點。

要麼就是小莫還沒有長大,沒有看到營地的精彩生活,或者繁華的所在。但星球都不存在了,這些繁華和精彩意義又何在呢?

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一個載體,對於宇宙來說是文明的載體,文明是星球的載體,星球是國家的載體,國家是人類的載體。

生存發展必然要有一個承載體,否則就像烏托邦,無所憑依,最後也就只能消失。

文明的涵蓋範圍是非常大的,比如人類文明,包含了所有人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載體是宇宙,這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發展文明依託的就是星球,星球又是人類國度的家園,都有一個載體,也是生存環境。沒有這個生存環境,又該如何發展呢?

但是文明的發展所需要的資源,是巨量的海量的,這還是發展,如果文明升級躍遷,需要的資源時間可能更是巨大。

以整個宇宙資源做後盾,發展人類文明,這一步是不可避免的,只是需要一個可持續性的合理的發展環境,而不是以破壞性來達成。

宇宙星球都是非常古老的存在,不像人類的存在時間,以年計算,宇宙天體的時間是按照天文數字,紀元來衡量時間短長。

對於人類可能是一生,對於宇宙來說不過一瞬間。

因此小莫也不必擔心,自己還沒有長大,自己生存的營地可能就變成了一片火海。

星球演變沒有那麼快,但是如果繼續加深這種環境破壞,那麼很難說會不會讓這一步,來的更快一些。

回到營地他們又採購了,一些水和蔬菜食物。但絕對不能大量購買,因為這些東西是有儲存期限的,存的數量過多,自己來不及食用,就變質腐爛了,那就虧大發了。

金剛砂不同,放多久都不會壞,是硬通貨,想買這些食物什麼時候都可以購買到。甚至那些太空堡壘的人來了,可以和他們進行交換。

當然這是指的,營地沒有食物交換的情況下,如果有食物交換,又不是價格貴得離譜,他們還是會優先選擇營地來購買交換。

因為營地為他們提供了生存得環境,保障了他們不受到別的營地侵害,那些太空堡壘得人拍拍屁股走了,誰來保護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