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朱聿鐭沒有言明招安之意,但話裡的意思卻是已經清楚的表明了出來。

無法為自己所用,便要全力圍堵剿殺,這就是朱聿鐭的態度。

而李定國並沒有憤怒,這在與使者接觸之前,他便已經想的到這個結果了。

畢竟西營出身的他們,對於大明正統,絕對算不上什麼忠臣孝子,被皇帝堤防也是情理之中。

但這句話卻也是極高的讚賞和重視,畢竟全力防備他這麼一個,只是在西營之中有名氣的後起之秀,無不說明了皇帝對他本人能力的極其看重。

李定國是有抱負的,雖然他還沒有顯露出他的軍事才華,他也是極有自信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提前被人慧眼識中,卻有一種知己的感覺油然而生。

李定國對於紹武皇帝還是很有好感的,畢竟在大明無能的弘光天子,逃跑成癮的永曆皇帝珠玉在前,隆武、紹武這兩位勇毅的唐王系天子,則是更加符合李定國這種武將的胃口。

而唐王系與西營並無仇怨,甚至隆武皇帝時期還力排眾議的接納了逼死崇禎皇帝的闖營,更是讓李定國看到了希望。

到了紹武皇帝這裡,更是天運眷顧,不僅自己迎難而上,在風雨飄搖的廣東成功立足,更是遇到金聲恆與李成棟二位滿清封疆大吏接連反正,讓其一夜之間,便即坐得兩省之地。

而在金聲恆被圍攻之時,朱聿鐭不避斧鉞、御駕親征,全力向江西支援的態度,更是讓李定國對其極其心折。

江西、湖廣、南京一連串的勝利,直接讓已經只剩下一口氣的大明,逆天的翻盤,一躍而成與可以與滿清平等對視的存在,讓如今的局勢,儼然已經成了南北朝。

更重要的是,在闖營歸順之後,並沒有因為闖營的過往而有所苛責,甚至更是明詔天下,紹武朝之前種種概不追究的態度,也令李定國對紹武朝廷的牴觸下降了不少。

而紹武皇帝對於士紳的不斷打壓,也更令李定國在備感解氣之餘,對於紹武皇帝好感更增。

這樣一位既有武勇,又有容人之量,而且懂得民間疾苦的大明天子在位,那既然自己並不想自立,那投降紹武皇帝麾下,便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不知我等歸順大明之後,陛下可有什麼安排?”

既然委實無法拒絕這麼一位大明天子,李定國沉默片刻後,便即開門見山的問道。

眼見李定國對於皇帝的稱呼,由‘大明皇帝’改為符合臣子禮儀的‘陛下’,陳際泰人老成精,哪能不明白這本就是一個明顯的訊號?

“將軍若能重回大明旗下,朝廷自然有恩賞落下!”

陳際泰心中更喜,再次行了一禮,快速的說道。

“本王只想知道,陛下會如何安置我等?”

李定國對於大明朝廷顯然是不信任的,聞言眉頭一皺,語氣也變冷了許多。

“這個……”陳際泰本來想搪塞過去,但是看到李定國有些冰冷的眼色,外加不耐煩的表情,立即放棄了這個念頭,老老實實的將朱聿鐭的原話說了出來,“陛下有言,如今朝中只有國公數人,並無王爵,將軍若是歸順,只能從公爺做起。而且……而且陛下只能給予李將軍與劉將軍兩人公爵,外加三個侯爵,以及不超過十人的伯爵……”

陳際泰越說越是底氣不足,心中都有些埋怨皇帝委實太過於小家子氣,人家好好的一字並肩王,你想招安過來,卻反而要給別人連降兩三級,這哪裡是有誠意招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