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圍殺(二合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只是看了片刻,王得仁便即再次改變了行軍路線,不再自後追擊,而是繞道新城堡,悄悄摸向了宋家泊堡方向。
這時的他已經判定,韃清已經沒有向科爾沁部突圍尋求保護的打算,他們的目的一定是進入遼北丘陵區暫時安歇,然後再折而向東北方向,匯合他們殘存的族人。
深夜之中趕路,原本是最令士兵滿腹牢騷,容易令軍心動搖的舉措,但是這一次,王軍上下卻是無一人有所怨言,甚至人人都眼睛發光,不斷的摩拳擦掌。
他們都知道他們這次的目的,是為了擒拿韃清的皇帝,這種潑天之功,無論是誰都不會選擇錯過。
哪怕首功註定是老大的,但是卻也會產生不少幸運兒,比如第一個抓住小皇帝的人,哪怕其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兵,他的功勞也無論如何不可能被忽略掉,弄不好一個爵位直接到手,也不是什麼不可能之事!
而小皇帝身邊的重臣更是為數不少,就算抓不到小皇帝,抓到太后以後一眾重臣其中的任何一個,他們的賞賜就絕對不會小到哪裡去!
因此,這哪裡是趕路,這簡直就是趕著前程而去,只看今晚誰會是那個最大的幸運兒了!
不到三十里的距離,清一色的騎兵的王得仁部足足花了一個時辰,這才到達位置,好在之前撒出去的斥候回報,韃清皇帝一行人一直待在十方堡沒有動靜,讓王軍上下都安心了不少。
距離約定的時間還有一個時辰,趁著這個工夫,王軍上下快速的吃著行軍乾糧,利用一切時間恢復著自己的體力,補充著這一路的損耗。
當然最重要的是,給戰馬補充了精糧,以恢復戰馬的體力,確保作戰之時,不會因為戰馬的體力問題而掉鏈子。
一切準備就序,剩下的半個時辰就顯得極為難熬,人人都是目光不斷的向著西南方向眺望,等待著他們人生高光時刻的到來。
到了子時時分,王得仁留在瀋陽周邊的百多騎兵準時開始也行動,不過此時他們經過兩個時辰的收攏兵馬,人數已經達到了數百騎,更是利用一切可用的物資,直接弄出來近兩千的火把隨行,一路沸反盈天,如同一條火龍一般的向著十方堡而進。
他們的動靜自然第一時間便被十方堡內的清軍斥候所發現,示警的銅鑼聲第一時間便即敲響,匆忙上堡牆察看的索尼,一看到那至少兩千左右的火把,根本沒有二話,立即下令全軍立即上馬,捨棄十方堡,護衛著小皇帝母子再次遠逃。
若是換了數年前,兩千明軍若是這般明目張膽的過來,哪怕是護衛著皇帝,別說手中有數百最精銳的白甲兵護衛,就算只是普通的數百旗兵在手,清軍也絕對不可能選擇避戰。
但眼下清軍計程車氣已經跌到谷底,甚至對明軍都已經產生了極大的畏懼心理,哪怕索尼這般經歷過無數生死的清軍老將,也不敢輕易決戰,直接便選擇撤退。
清軍的撤退方向正是宋家泊堡,只要是進入此堡,那清軍無論向哪個方向突圍,都是從容自在。
哪怕再不濟,也可以棄馬入山,在綿延的大山之中,讓明軍追無可追。
這原本也是索尼的目標所在,但奈何小皇帝生來便即嬌生慣養,從來不曾這般長途騎行過,這次只是奔行出瀋陽二十餘里,便即大腿被磨的皮開肉綻,根本無法前進。
但原本的計劃,只是準備在這裡休息一個時辰,然後繼續前進至宋家泊堡的,最後還是因為小皇帝連累帶嚇之餘,直接在堡內睡了的原因,只能全部人馬暫時停留在這小堡之中。
委實是怕什麼來什麼,原本就覺得在這十方堡停留會極不安全的索尼,更是向瀋陽方向加派了數倍的斥候,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直接反應到這裡來。
眼下明軍大舉而來,顯然是已經得到了小皇帝的蹤跡。
在緊急將皇帝母子叫醒後,根本來不及管那些還沒有收拾好的文臣們,衛隊立即護衛著皇帝向北而逃。
好在索尼提前安排好的斥候得力,在皇帝一行人出堡向北之後,明軍依舊還在十數里開外,短時間內是根本不可能追的過來了。
在洶湧的明軍追兵面前,小皇帝此時也再沒了之前的疼痛,全身都伏在馬上,不顧戰馬的顛簸,不斷的打馬而行。
孝莊本就是蒙古人,騎馬完全就如吃飯,喝水一般的輕鬆自如,此時一直陪伴在小皇帝身邊,不斷的指點著小皇帝該如何騎乘戰馬。
就這般奔行了十數里,身後明軍的追兵已經只剩下在身後的點點火光,前面又出現一個有些殘破的城堡,丁字泊堡。
不過這一次不等索尼勸阻,小皇帝也沒有入駐的興趣,哪怕雙腿再次火辣辣的疼痛,也一樣沒有任何停留,一聲不響的埋頭不斷向前。
皇帝這般懂事,也是讓索尼大為鬆了口氣,開始喝令全軍快速向前,不得有所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