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者免死!頑抗者,打破城池,闔城斬絕!”

距離關牆百步遠後,明軍開始停止了前進,數騎越眾人而出,急馳至關前,不斷的呼喊道。

“早降!”

“早降!”

“早降!”

無數明軍齊齊應道,顯然早就不是第一次這樣幹了,數萬人齊聲喝吼,聲若巨雷,在關內外不斷的轟鳴著。

根本不等關內的守軍考慮,明軍軍中的簡易雲梯,已經開始組裝起來,隊伍之中僅有的兩門改進型,可以隨軍而行的野戰炮,也在十數匹弩馬的拖拉下,慢慢的來到大軍最前方。

近半個時辰過去,連山關上的清軍依舊沒有投降的動靜,眼見一切準備妥當,對此情況沒有絲毫意外的金聲恆,也不耽誤時間,立即下令開始攻城。

連山關是遼陽的東大門,突破了此關,兵進遼陽平原,就是一馬平川,這裡的守軍必定是滿清的心腹之軍,不可能就這般的被輕鬆拿下,對此,金聲恆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唯一利好的訊息就是,連山關下,明軍輕鬆完勝生女真,立於城頭上的清軍必然會受到極大震動,就算統帥不肯投降,正面計程車兵必定士氣不振。

明軍雖然勢大,但是在這攻擊面狹窄的連山關前,卻也不可能一下子將所有兵力全部投入進來,一次投入兵力最多也就三四千人,但為了不會因為人數太過於密集,而成為清軍的活靶子,進攻的人數最好保持在兩千以上,三千以下的規模。

這卻是讓進攻的明軍數量不能太多,也形成不了壓倒性的優勢,一個弄不好,就會變成添油戰術,成為兵家大忌。

不過金聲恆顯然不可能大軍全部屯於連山關,與這裡頂多兩三千人的清軍死耗著,兵力多有兵力多的優勢,那便是可以分兵多處,不斷的尋找著守軍的薄弱點。

甚至可以直接繞到連山關之後,來一個前後夾擊。

但是這些都不是最好的辦法,在仔細觀看了一番連山關的地形後,金聲恆便即下令火銃營一分為二,在刀盾手的掩護下,開始攀登連山關兩側的大山。

金聲恆的打算很簡單,清軍若是派兵出來攔截,那就不斷的加碼上去,將關內的清軍不斷的吸引出來兩翼,給正面進攻的軍隊減輕壓力。

若是清軍對兩翼矮山不管不顧,那就更加輕鬆了,只要火銃兵能夠佔據兩側高地,居高臨下的他們,就會讓清軍明白,他們錯的有多離譜。

兩個選擇,無論清軍選擇那一個,對金聲恆來說,都是好事。

今天沒有狀態,一直寫到現在,也只寫了這麼一點,我再去寫,但估計發出來會很晚了,大家就不要等了,晚安各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