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哨騎及時發出了警報,明軍也有足夠的時間來集結隊伍對敵,但是黑夜之中,明軍賴以成名的牆騎兵根本就來不及列陣,更加不可能在這種黑夜以這種陣形對敵。

面對著數個方向攻擊而來的清軍騎兵,明軍騎兵孱弱的單兵作戰能力直接暴露無疑。

一場混戰只進行了小半個時辰,明軍騎兵儘管有簡陋的營地防護,依舊被蒙漢八旗騎兵打的滿地找牙,眼見形勢根本不能挽回,馬有功儘管目眥欲裂,但卻也不得不帶著明軍亡命突圍而去。

這一戰的損失極為慘重,明軍先鋒幾乎直接被打殘,五千騎兵倉皇逃回的人數甚至還不足千騎,雖然後續還陸續有騎兵歸隊,但是精華卻是幾乎直接被一戰而一掃而空。

先鋒受挫的訊息傳回後,朱聿鐭雖然明白這是非戰之罪,但是畢竟信賞必罰是治軍之道,若是人人戰敗都可以不被處理,那軍紀軍心就會蕩然無存。

再一想到好不容易組建的這一萬多的騎兵,一戰直接損失近半,更是心疼的手都有些哆嗦了,差點直接將馬有功斬首示眾。

雖然在眾將的求情下,令馬有功戴罪立功,但卻是直接將之爵位剝奪,並且連降三級,從總兵直接貶為遊擊。

這麼做的效果也是很明顯的,馬有功這個皇帝的嫡系愛將,戰敗差點被處死的處罰傳達三軍後,整個明軍之中那股子,因為屢戰屢勝之下,積累起來的驕橫氣息立即降下了許多。

兩日後,沿河而進的李成棟的主力率先到達濟寧城下,根本就沒有打製攻城器械,做好攻城之前的準備,而是第一時間便開始就此修築堅固工事,做好應對清軍逆襲的準備。

數萬大軍圍聚於小小的濟寧城下,鋪天蓋地,似乎視線之內的所有田野,都被烏泱泱的明軍給填滿,軍旗林立,隊伍嚴整,一股子肅然之氣不斷的擴散而出,軍威極盛。

城中的清軍根本沒有任何出城逆襲的想法,就算剛剛取得大勝,狠挫明軍鋒銳的蒙漢八旗騎兵,也只是在城外立營,不斷的佯攻以遲緩明軍修築工事的進度,卻沒有任何強攻的打算。

不過李成棟並沒有打製攻城器械,並不代表他沒有進攻濟寧城的想法,在大肆修築工事的掩護下,他也在不斷的挖掘著地道,仗著人多勢眾,十數條地道同時開掘,不斷的向著濟寧城延伸而去。

同一時間,陸續到來的明軍主力,並沒有在濟寧城下下船,而是沿著運河不斷向前,大軍從運河而進,開始繞行於這批騎兵背後,不斷的選擇地方反覆試探,一副從背後包圍蒙漢騎兵的模樣。

在明軍在數里外登陸,並且開始在水師的掩護下,開始向內陸延伸而來後,蒙漢騎兵很沒有義氣的直接拋棄了濟寧城,全軍拔營向北,讓開了通道,避免被兩面夾擊之局。

沒了蒙漢騎兵的襲擾,李成棟大軍修築工事的速度立即加快不少,依照著之前的部署,開始向西不斷的蔓延開來,形成一道嚴密的防禦線。

而在蒙漢騎兵遠去之後,濟寧城在看到越來越多明軍軍隊到達之後,不等明軍開始攻城,城內便即烽火處處,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內訌。

城內士紳可不象是守城的地方文武,家人全部在滿清的控制之中,相反他們的家人如今更象是明軍的肉票,為了避免城破之後家破人亡的下場,他們只能選擇讓濟寧城的文武家破人亡。

沒用一個時辰,在城內眾多士紳們聯合之下,綠營內部便即直接分裂內訌,受士紳們控制的部分綠營兵,紛紛開啟城門迎明軍入城,十分痛快的選擇了開城投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