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出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謂勸將不如激將,明軍已經被自己嚴令防禦之下,弊了這麼多天,也該將這股子怨氣給發作出來了。
當朱聿鐭宣佈出戰的訊息傳出後,整個明軍大營都歡呼起來,大軍陸續出營,擺出一副決戰的架式。
明軍終於開始有所動作,蘇克薩哈委實喜出望外,根本沒有任何耽誤,一連串的命令跟著傳遞了下來,同樣弊了近半個月的清軍也以極高的速度完成集結,開始迅速的列陣。
蘇克薩哈敢於野戰的信心來自於己方強大的騎兵隊伍,滿清大軍雖然也僅僅七萬餘出頭,但是騎兵數量足有五萬出頭。
這雖然是極大的優勢,也是清軍最大的短板,因為維持五萬步兵與維持五萬騎兵,所付出的代價完全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後者需要的糧草輜重可能是後者的十倍之巨!
江南雖然富庶,但一直這麼千里迢迢的輸送糧草,也肯定比不過兩廣、湖廣在手的朱聿鐭。
而滿清雖然對一路攻佔的城池大肆屠殺洗城,但是滿清的兇名早就在外,婦孺皆知,因此當明軍開始撤退之時,大部隊百姓都直接逃散入深山,躲避戰禍,能夠給清軍提供的糧草支援並不多。
所以只要一直對峙下去,首先撐不住的肯定會是滿清一方,這也是蘇克薩哈拿著本三國演義就敢稱計的原因。
這會兒見到自己的計策生效,蘇克薩哈根本不願意放過這唯一的機會,立即大軍開動,向前逼來。
明軍的陣勢是魚鱗陣,一個個步兵方陣組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大陣,可攻可防。
正面大大小小的方陣一環套著一環,左翼兵力最為雄厚,大半的兵力都集中在左翼,右翼則是浩浩蕩蕩的贛江,後顧無憂。
在大軍的側後,則是任良朋還剩下的兩千餘騎兵作為中軍壓陣,除了負責保衛朱聿鐭的安全之外,還肩負著一旦大軍野戰勝利後追擊的任務。
雖然是照搬戚家軍的大陣,但在這個沒有智慧財產權的年代,朱聿鐭絲毫不覺得絲毫的慚愧。
朱聿鐭此時身披著拉風的黃金戰甲,頭頂更是飄揚著天子旗幟,左右皆是雄壯的騎兵護衛,看起來威風凜凜。
清軍的陣勢則是十分的鬆散,隱隱能夠看出來,分為左中右三個方位,中軍是步兵,左右兩翼皆是騎兵,顯然打著的是中軍防守,兩翼突破的打算。
雖然這是老一套的風格,但在戰場上,越是簡單的佈置,反而卻會越有效果。
這一次,朱聿鐭卻是絲毫沒有畏懼的想法,相反在看著全軍盡出的滿清大軍,他嘴角甚至還露出一絲得意的輕笑。
一會還有一章,還在努力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