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接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數百年了,蒙古人的戰法從來就沒有革新過。
臨敵之時,總是箭雨先行招呼。若是在草原上,或者比較開闊一點的北方平原,他們就會採用遊戰,不斷的用箭雨消耗敵軍。
可惜如今的蒙古騎兵,已經不再是大元朝時候無敵的鐵騎了。與大明數百年的征戰,再加上大明對他們的物資封鎖,蒙古人基本上早就把自己的家底全部消耗乾淨。
而無論大明還是一直宣揚滿蒙一家的滿清,都不可能蠢的把鐵料賣給蒙古人。畢竟只有半死不活的蒙古人,才是大明和大清最需要和最想看到的蒙古人。
軍中還有鐵鎧甲的已經不多,連軍中最標配的鐵箭頭,都不能滿足軍隊的要求。
蒙古騎兵依舊如同往昔,大部分都是由牧民組成,戰時組合成軍,和平時各回各地方。
這些牧民的物資更加緊缺,雖然被集合起來,補充了一部分物資。但是鐵製箭頭依舊是十分緊缺的資源,除了汗王王廷護衛以外,普通牧民能分到手的寥寥無幾,大部分人的箭頭都是獸骨磨製的。
而南昌城下的地形也不是蒙古人喜歡的寬闊平原,雖然地方已經很大,但還不夠蒙古騎兵遊射的需要。
雙方根本沒有其他的選擇,需要透過肉搏戰來分出勝負。
雙方戰馬不斷的賓士,二里多地的路程在戰馬的奔跑下根本算不上距離。
轉眼之間雙方相距已經不足百步,號角聲中,蒙古騎兵中飛出一片密集的箭雨。
密集的箭雨如同遮天蔽日的雨幕,帶著尖銳的呼嘯聲,向著明軍騎兵的頭頂落下。
這一輪箭雨並沒有取得多大成效,接著便是第2輪第3輪。
蒙古騎兵自由生活在馬背上,對於戰馬的操控,遠遠不是漢人能夠比擬的。
這數十年來大戰小戰不斷,內戰外戰不斷。
殘酷的戰爭中,沒有死掉的蒙古人也被鍛鍊了出來,除了沒有像滿八旗一樣精銳堅固的鎧甲和武器以外,論起戰鬥技藝並不比如今滿八旗弱多少。
百步距離內,三輪箭雨揮灑而過,這個本事是滿八旗騎兵都沒有的。
但是他們造成的殺傷力,卻是聊勝於無。
王得仁麾下的騎兵,個個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並且鎧甲裝備一樣無不都是精選的。
在馬上射出的箭矢,本身的精度就不夠,再加上箭頭的質量大部分都不行,無論重量還是穿透破甲的能力,都委實差的可以。
這樣的箭雨,對於明軍的殺傷力極為有限,密集的箭雨中,倒下的明軍騎兵,也只有寥寥百十騎而已。
王得仁硬頂著箭雨衝擊而來,全身上下都插著箭矢,但卻似乎完全無礙。
一雙瞪著血紅的眼睛,再加上那接近丈許,已經被輪動起來的斬馬刀,委實駭人之極。
“韃子,受死吧!”
人還未至,怒吼聲便先傳了過來。
ps:電腦壞了,用手機寫的這一章,真是痛苦的體驗!繼續努力中,不過什麼時候能弄出來就不知道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