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聲中,一隊隊手持大盾的刀盾手在前打頭掩護,後面跟著一輛輛打製好的盾車,在盾車後面,無數的清軍開始緩步向前。

清軍的攻城方案是很常見的圍三闕一,主攻北門,佯攻東西兩門,留著南門給城裡守軍以希望,南門外並沒有伏兵,因為滿清的騎兵就是最好的伏兵,只要明軍敢於脫離城市逃跑,無數的騎兵就會告訴他們這條路會有多兇險。

主攻北門的是山西綠營,很顯然他們的目標是城門外的明軍,因為不將這顆釘子拔出來,根本就沒有辦法攻城。

但顯然這個釘子不是那麼容易拔出的,靠近百多部的時候,城頭上的火炮開始怒吼起來。

但這個時代的火炮精度太差,命中完全是靠的是運氣。城頭上火炮轟擊的熱鬧,根本就沒有停歇過,但成果卻沒有幾個。

幾輪炮火過後,也只是僥倖命中了幾輛盾車而已,造成了傷亡更是極小。

只有數十人的傷亡,幾輛盾車被擊散,相對於數千之眾的山西綠營還有數百架的盾車來說,這種程度的傷害對於山西綠營來說,根本就算不上什麼,打老了仗的他們,對於這樣的場面根本就不在意。

距離到了幾十步內,程度上的火銃和弓弩開始發威,雨點般的箭雨和銃彈密集的擊打在盾車和盾牌上,發出一連串沉悶的聲音。

時不時有人會中間倒地,但卻沒有一個人退縮,山西綠營依舊沉默著,向前不斷推進,似乎世間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放箭!”

行至距離明軍只有二十餘步之時,山西綠營終於開始有了動作,一個將領驟然發令。

盾車之後,無數的弓箭手開始彎弓搭箭,雖不密集,但卻沉重的箭矢,呼嘯的嚮明軍頭頂籠罩而去。

山西綠營射出的弓箭可不是蒙古人能比的,箭頭承重力大是專門的破甲箭,在如此近的地方射出,連質地比較脆弱一點的盾牌都防護不住。

一連串的慘叫聲在城頭城下發出,一直處於攻擊位置,根本沒有想過防禦的明軍頓時吃個暗虧。

雙方你來我往對射兩輪,山西綠營就已經靠近了城門口的明軍營地,數十個山西綠營兵,甩動著手中的繩套,甩在明軍營地的柵欄上面,用力猛的一拉繩索,緊緊的套在了柵欄的頂部,軍中早就等待著的大力士,接過繩索便開始一起發力。

儘管明軍手忙腳亂地砍斷了不少繩索,但是卻還有不少繩索起到作用,柵欄在眾人的合力拖拉之下轟然倒下了一大段。

儘管這些將身形暴露出來,山西綠營中的悍勇之輩,很快便即被明軍射殺一空。但他們的倒下,卻是開啟了大軍前進的通道。

山西綠營吶喊著,無數身影洶湧的向著明軍營地內衝去,開始與明軍展開血腥的肉搏戰。

在他們身後,無數的弓箭手也從盾車後站了出來,開始勇敢地與城頭的明軍進行對射,掩護同伴向前攻擊。

震天的吶喊聲中,箭雨如同不要錢一般,密集的往來著。雙方弓箭手不斷的有人中箭倒地,但卻毫不退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