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逃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王得仁說的是登州城見,但是他卻並沒有真的向登州城方向而逃。
作為大明數的上號的逃跑專業團隊闖營出身的王得仁來說,這個時候再想向登州撤退,那絕對是十死無生。
畢竟滿清如今只來了兩路人馬,觀其人數都不過數千人的樣子,但這可都是正牌的滿八旗,不可能會是單獨而來,配合其作戰的軍隊,至少也得數倍於他們。
而且在滿清體系中呆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王得仁,更是發現這一個更邪乎的事情,這滿八旗竟然親自衝陣,而不是他們慣例的先用炮灰上前的戰法,這委實不是滿八旗的作風。
既然這滿八旗都不顧傷亡親自衝鋒了,好他們後面自然是有更加強悍的人在指揮他們,那問題就簡單了,能夠指揮兩黃旗親自破陣的,自然只有如同太上皇一般的多爾袞,不,如今應該是已經接替了多爾袞之位的阿濟格了。
兩白,兩黃旗四旗齊至,王得仁就算再悍勇,此時身上也起了一層雞皮疙瘩,面對四旗外加海量的蒙古騎兵,再拖上幾天,若是再來個幾萬的陝、山綠營,那估計想跑都是一種奢望了。
不過算算時間,步兵想這麼快到來,根本不可能,但是隻有這數旗再加上蒙古騎兵,就足以在明軍撤退的道路上,匹馬不得回了。
因此,王得仁的突圍方向根本不是向北或者向東,而是向南!
在一路上救下能夠順手救出的明軍大將之後,王得仁毫不停留,帶著麾下騎兵,直接向南潰圍而出。
果然,在最南邊清軍封鎖最為薄弱,只是一隊虛張聲勢的遊騎兵,根本無法對明軍造成什麼阻撓,被王部騎兵直接一衝而過。
但接下來的時間,王得仁部就很難過了。
清軍很快發現了這麼一大股騎兵突圍而出,接下來便是永無止歇的不斷追擊。
好在如今的滿八旗已經在走下坡路了,雖然這坡不是陡坡,但是畢竟是在走下坡路。
就比如現在的追擊,第一個吃不消的便是八旗老爺們。
這些在北京已經吃了好幾年鐵桿莊稼的八旗老爺們,雖然武勇還保留著七八成,但是意志力方面,已經退化了許多。
不要說努爾哈赤年代之時的臥冰爬雪,千里奔襲的藏獒形象,連皇太極初、中期輾轉遠征萬里,窮追蒙古林丹汗到西域的獵狗勁頭都已經不存在了,甚至可以說,皇太極死前,已經基本上人人過上好日子的滿八旗上下,都已經失去了奮力拼搏的動力,完全退化為靠著往日咬死過人的名頭,來恐嚇整個大明瞭。
若不是崇禎末年明軍委實已經爛到了骨子裡了,但凡還有幾支能打的軍隊,滿清在那個時候就根本就沒有任何氣魄入關了。
如今八旗戰力大部還在,還不是數十年後,對上吳三桂都被打的灰頭土臉的老爺兵,只不過沒了意志的加持,他們最多算是精銳軍隊,已經算不上強軍了。
不過蒙古人卻是在連續的戰爭中,慢慢的將戰力增強了上來,不過受制於落後的戰爭思想,以及武器盔甲的被限,還有本就對滿清不太服氣的心理作用。
這些蒙古人的戰力,在大明始終沒有被完全展示出來,一直都是打醬油的存在。
當然這說的是在對攻之時,而不是眼下窮追落水狗之時。
在追擊方面,蒙古人是絕對的專家,滿清大軍只是追了一個多時辰,十年百多個掉隊的明軍便即打道回府了,畢竟打著鄭成功大旗的一隊親衛,依舊在帶著數千人,瘋狂的向著北方衝擊而去,登船入海的企圖,加瞎子都看的出來。
但是不同於被水師揍的臉龐都腫起極高,已經將大明水師列為頭等大敵的滿清方面,對於騎兵無敵論從來不曾動搖過的蒙古人,卻是沒有放棄,而是一直在後追擊著,因為他們始終覺得,鄭成功更可能就在這支騎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