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濟格是沒有接到旨意就自行回京的,這顯然不是正常的。

更不正常的是,這一次阿濟格還帶著之前鎮守山西的鑲藍旗主力迴歸,更有蒙八旗近萬,山西兵近兩萬而來。

這個勁爆的訊息,委實讓孝莊太后震驚不已。

如今正白旗與兩黃旗主力東進,在大沽口與明軍激戰不斷,鑲白旗與八旗中最弱的兩紅旗留守京城,同時保持著對草原各個蒙古部落隱隱的震懾。

在數線作戰的情況下,滿清的整個北方基本上都是不設防一般,只能由地方綠營駐守。

但是綠營的規模一直不算太大,尤其是連番消耗之下,補充上來的新兵,戰鬥力更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阿濟格如今帶著眾多的軍隊前來,在兩白旗如今群龍無首之下,身為多爾袞一母同胞的兄長的阿濟格,若是挾著這股的形勢,直接將多爾袞替而代之,那就完全是一場災難了。

更可怕的是,若是多爾袞真的已經不能視事,那阿濟格的成功把握絕對是極大的!

就算此時再調回兩黃旗回防,估計也已經來不及了,甚至可能會直接將阿濟格激怒,先行解決了她們母子二人,挾數旗之力壓迫兩黃旗,甚至可能兵不血刃直接收編兩皇旗,徹底將大清的皇位奪於手中!

雖然惱怒,但是孝莊還是很快做出了反應,立即以小皇帝的名義,詔令豪格長子,年僅十五歲的齊正額為鑲藍旗固山額真,更是火速提拔代善四子瓦克達為鑲紅旗固山額真,以及應對變局。

鑲藍旗本就是豪格舊部,雖然齊正額年紀輕輕,但有他充當旗主一位,鑲藍旗上下多少會好受一些,至少也會有部分忠誠於豪格的將領,不會再跟著阿濟格亂來。

而將瓦克達提拔為鑲紅旗旗主,則是為了給一直重病不起的代善一個交待,讓其能夠站在自己這邊來,共同對抗心懷不軌而來的阿濟格。

最不濟,有了鑲紅旗旗主身份的瓦克達,也可以與已經實際主持正紅旗事務的代善幼子,與皇太極一系走的很近的滿達海一道,更好的掌控好兩紅旗,助力孝莊母子二人。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取得多爾袞的支援,甚至可以說,只要多爾袞還能喘氣,還能坐穩戰馬出現在三軍面前,估計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多的佈置,憑其一人,就足以讓阿濟格看似強大的軍隊,直接倒戈一擊。

但是孝莊卻是驚駭的發現,多爾袞對此依舊沒有任何的表示,所有進入攝政王府的太監,全部都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連個回話的人都沒有回來。

孝莊甚至都有些頭皮發麻的猜想,阿濟格回京,究竟是不是直接奉了多爾袞的令旨?

畢竟能讓這麼多的軍隊,這麼快的聽從於威望不足的阿濟格統領,還是幹這種回軍京城的逼宮戲碼,這些將領們難道真的吃了豹子膽不成?

但若是一切都是多爾袞安排的,那就全部順理成章了,也只有他能夠做到這種只靠一紙命令,就令三軍俱俯首的程度。

只是這多爾袞到底是想幹嗎?

若是想逼宮,根本就不用這麼麻煩,在京中的兩黃旗數量太少,最多隻是護衛隊而已。

而兩紅旗加在一塊,估計也不是駐守京城的鑲白旗的一半之數,論起裝備和精銳程度,就更加遜了一籌。

若是多爾袞願意上位,直接下令鑲白旗入宮給自己母子一條白綾就足夠了,哪裡用的著這麼麻煩,從山西調來這麼多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