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仁部首先與蒙古人接近,拉開了騎兵對沖戰的序幕。

陝、山二省的漢子與蒙古人恩怨糾纏,幾乎貫穿整個大明朝,幾百年的相互攻伐之下,仇恨是越結越深。

陝、山二省邊界的百姓,沒有哪一家沒有受過蒙古人的禍害,在與蒙古拉據兩百餘年的歲月中,更是雙方家家都有子弟命喪於沙場。雙方沙場相見,更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如今的王得仁部雖然近半都不是當年從陝西流竄天下的流寇,但是還能活下來的老寇們無一不是中堅力量,同樣也繼承這一份仇恨,雙方對沖之時,便因而更加的慘烈起來。

只是一次對沖,雖然有王得仁這樣的猛將率領,但是王軍將士損失依舊高達數百人之多。

這既有亡命相搏的原因,更大的原因在於蒙古人委實太多了,數量足足是他們的四位有餘!

不過蒙古人也不好受,儘管人數眾多佔據絕對優勢,但在與甲堅兵利的明軍打了這次對沖,他們損失的人數還要稍微多上一些。

剛剛經過王得仁的軍隊,蒙古人便即迎面撞上了任良朋的騎兵。

聽說過明軍牆騎兵威力的蒙古人,自然不會傻到直接硬撞上去,除卻來不及躲避的部分騎兵外,其他人在號角聲,快速的向兩邊迂迴而去,擦肩而過之後,便即立即彎弓射箭招呼過去。

不過大部分避開正面,小部分蒙古人依舊是迎頭撞上了明軍騎牆陣,然後便再次一片哀嚎聲響起,又是數百騎殞命沙場。

只是一個對沖,蒙古人的損失就已經超過一成,這在冷兵器時代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

按理說,這種慘重的損失下,蒙古人早就該撒腿跑路了,畢竟他們只是來幫場子的,犯不著為滿清將老本都搭上。

但是蒙古人似乎看不到損失一般,依舊十分執著的不斷調整著陣形,準備著下一輪的對沖。

“他孃的,若非馬力不濟,剛才至少能多拿下一倍的蒙古韃子!”此時任良朋已經與王得仁匯合,十分不爽的說道,但再看向不遠處的蒙古時,卻是有些吃驚的發現,遠處的蒙古人依舊擺出一副亡命以搏的模樣,就算任良朋也察覺出來不對了,“王將軍,看起來有些不對啊!韃子這是要拼命了,這情況不對啊!”

“除非清廷下了死命令,否則蒙古人絕對不可能這般不惜血本幫著滿清打仗!咦,他們只是在整隊,並沒有進攻的意思,看這樣子象是要拖住我們!”

王得仁對於蒙古人的瞭解顯然遠遠超過任良朋,立即下了定論,但看著蒙古人的表現,頓時覺得有些不妙。

“韃子這是要堵住我們退路,等待滿八旗到來!甚至有可能,滿八旗已經開始迂迴向後,對我們來一個大包圍!”

任良朋也醒悟了過來,目光中再次兇芒閃爍起來。

如今明軍剩下的將士合共也就四千上下,若是滿清能夠集結一兩萬的騎兵,是能夠做到將他們完全一口吞下的!

“衝吧!若是韃子主力到達,就更沒機會了!”

任良朋右臂受傷,已經不復之前之勇,但卻依舊緊握著馬槊,沉聲說道。

“衝出去又能如何?蒙古人戰馬比我們的好,又是生力軍,我軍連場大戰,只怕衝出去,也只是被對方在背後追殺至死而已!”

王得仁卻是沒有贊同,而是目光有些暗淡,搖搖頭說道。

“衝出去一個算一個,我就不信咱們能全軍覆沒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