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府,沅溪城。

對於如此輕易拿下沅溪城,孫可望是驚喜萬分的。這沅溪城可不比一路來時的眾多幾乎完全空虛,只有衙役三兩隻坐鎮的小縣城,而是有著整整三千駐軍的大城。

“恭賀大王!兵不血刃拿下沅溪,大壯我軍軍威!”

在知府衙門中,孫可望高居主位,下面兩排武將紛紛抱拳相賀,氣氛熱烈。

這一路出貴州之時,所有人原本心中還有些打鼓,畢竟唐王聲勢委實太過駭人,一路崛起而來,刀兵所向,還從來沒有任何的對手可攖鋒,可謂所向披靡。

但自銅仁跨過貴州界,一路向北而進,卻是分外的輕鬆愜意,鳳凰、麻陽、辰溪、漵浦等城相繼投降,根本沒有廢半點力氣,完全是橫推而過。

雖然這是因為紹武大軍已經北上迎擊滿清南征大軍的緣故,但一路順風順水之下,大軍士氣卻是極為高昂。

唯一有些不和諧的是,新被晉封為晉王的李定國,不僅沒有與孫可望一同北上,甚至連永曆封賞的王爵的旨意都沒有拜領,以無功不足以加封為由,直接婉拒了回去。

這顯然是不給永曆朝大秦王的面子,雖然傷害不大,但侮辱性卻是極強,儘管沒有親眼所見李定國的表情,但孫可望還是覺得對方話語中,那根本掩飾不住的,對於永曆這個草臺班子的無情嘲笑聲音。

孫可望當然明白,這種亂封王爵的事情,完全就是往死裡消耗永曆朝廷本就不多的威信,讓原本的偏安小朝廷,更是直接墜落到山大王過家家的地步。

甚至孫可望都隱隱聽聞一些不好的訊息,那便是雲貴兩地如今都在哄傳,他孫可望這般要一字並肩王的稱號,完全還不如直接跳過永曆皇帝自封便是。

甚至更讓他殺機萬重的是,有人甚至說他心急這麼的一字王,完全就是為了日後篡位的提前安排。

這則訊息若是假的,孫可望還不至於如此生氣,就是因為這完全就是他內心之中的想法,這才讓孫可望又驚又怒,在兩省大肆搜拿散佈‘謠言’的細作,很是殺了一批信謠傳謠的敵特分子,這才讓謠言從地面轉為地下。

但孫可望這般殺伐下,謠言反而更加的越傳越廣,反而更加讓人堅信孫可望不臣的心思。

李定國便是這種謠言的堅信者,歸順永曆皇帝這數月來,孫李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公開化了,基本上處於半對立的狀態,除了沒有直接發生軍事衝突外,兩人之間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的交集。

在孫可望強勢領兵入貴州‘護駕’後,本部嫡系便再也沒有回去過雲南。

而李定國則是順理成章的接管了雲南一省,便即呆在昆明城中,更是屯重兵於曲靖這個雲貴交界的要地,擺出一副防禦的態勢,無論永曆皇帝如何下旨召見,卻是根本不踏入貴州一步。

對已經處於事實上的不聽調不聽宣的雲南李定國,孫可望也完全沒有任何辦法。

若是廝殺一場,他不見得能夠打贏李定國,劉文秀的聯盟,就算能夠打勝,他也不願意西營就此分裂內訌,元氣大傷。。

但當兵吃糧拿餉,乃是天經地義之事,而西營拿下雲貴,並且奉立永曆之後,也搖身一變成為了官兵。

既然是官兵,就再也不能象之前那般,完全靠擄掠養軍,必須靠行政分劃,收取賦稅這種手段來養軍,然後孫可望就有些痛苦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