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沒有受到明軍的影響,依舊在按步就班的行動著。

而明軍似乎也沒有感受到威脅一般,亂哄哄的分發乾糧,以及收拾輜重的行動,從下午一直進行到晚間時分,依舊沒有停止的跡象,甚至夜深之時,都還能聽到明軍軍營中的嘈雜聲音遠遠傳來。

夜晚還如此嘈雜,在古時那可是十分的可怕的,古代軍隊在戰時入夜都會執行宵禁,避免發出任何喧譁!

畢竟本就是精神高度緊張的戰時,士兵們的心理都十分的緊張,夜晚一點點喧譁都很容易出現營嘯,一旦鎮壓不及時,甚至全軍就此潰散也是常有之事。

但明軍似乎完全打破了這個常規,按照道理來講,如今的明軍在如今形勢惡劣,大傢伙小命都朝不保夕之時,更應該注重宵禁,以免出現混亂,但明軍卻是絲毫不加以約束,完全就是一副聽之任之的模樣。

難道是明軍個個都已經放棄逃生的希望了?抱著在這裡多鬧騰一會兒是一會兒,臨死前先玩個痛快的心理?

這種場景,將遠遠監視明軍的清軍都看的傻眼了,根本不明白明軍到底打的什麼主意。

事實上,藉助著軍營中的喧譁聲,明軍真正的主力,數萬精選出來的精銳,已經開始逐步運動趕來。

他們的運動方向不是向南,而是向東北方向而前,這個方向上清軍的斥候基本上看不到一個,就算偶爾有幾個斥候巡邏而過,也會被明軍輕易而舉的全部弄死。

軍營中的喧譁,十分有效的將明軍暗中的殺戮氣息掩蓋一空,在整個轉移的過程中,除了明軍中眾多夜盲症患者,時不時的一腳踩空摔個狗吃屎之外,就沒有別的聲音。

不過他們若是想這般就能偷襲得手的話,那也太小看洪承疇的能耐了,在距離清軍大營還有裡許遠時,就已經被清軍暗哨發覺,然後此起彼伏的響箭便即不斷騰空而起。

雖然在這個方面洪承疇確實沒有佈置多少兵力,因為清軍的兵力如今處於分散狀態,但是失去了攻擊突然性的明軍,想要短時間內攻破清軍大營,卻是根本不可能之事。

清軍雖然處於進攻狀態,但是在洪承疇這個變態的督促下,他們的工事卻是依舊修的一絲不苟。

陷馬坑,鹿角,壕溝陷阱,一樣不缺。

數萬明軍在距離大營還有百步遠,就已經開始遭到不斷的攻擊,面對著這個方面的至少有二十門火炮,雖然火炮這玩意白天精確度都不高,夜間更是完全靠運氣,但大致方向是不會錯的。

火炮不斷的轟擊著,時不時就會從明軍陣營之中傳出連綿的慘叫聲,但是卻是阻擋不了明軍前進的步伐。

到達工事前後,明軍這才愕然的發現,清軍的工事極為堅固,並且各個方向配合十分的默契,面對著如雨一的箭矢,明軍數次進攻都因為地形不熟悉,無法完成突破。

在夜間攻營,若是不能及時突破營壘,那等待他們的只會是不斷的屠殺。

明軍來的快,去的更快,在損失了千多人後,明軍統帥已經明白此行已經失敗,趁著夜色快速而退。

當洪承疇得到急報上了望鬥望去,這才駭然發現突襲自己後營的明軍數量竟然有數萬之多,若非自己足夠謹慎,將營壘修的足夠結實,這一戰說不定還真會被明軍在這絕地之中翻了盤!

但是這樣也好,起碼這次來的肯定是明軍中的精銳,之前明軍大營之中所有的喧譁,顯然都是為了這支封喉之劍做的掩護。

對方偷襲失敗,那營中虛實已經完全暴露在了洪承疇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