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軍快速的接近,還未等清軍佈設好陣地,無邊的明軍便即如浪潮一般的撲了過來。

漫天的箭雨飛舞著,雙方將士不斷的中箭倒地,但卻根本無法阻止的了雙方接近的步伐。

漢八旗一如既往的開始出現猥瑣模式,在匆匆的放了一輪火銃之後,便即退回陣列最後,開始擔任起督戰隊的角色。

漢八旗的火銃基本上都是射程極限之時發射的,對於明軍的殺傷效果並不明顯,起碼根本不住明軍前進的步伐。

在十數步的距離時,雙方再一次投出了自己最後的近程投擲武器,便即猛烈的撞擊在了一起。

殘酷的肉搏戰立即展開,湖廣明軍對上江南綠營兵,雙方的差距並不大,沒有出現一面倒的屠殺,雙方完全勢均力敵,同時殺的難解難分。

這樣的戰鬥,若是沒有其他意外因素,就算打上一天不分勝負也是常有之事,起碼在堵胤錫看來,基本上就是這樣的結果,根本不怕有什麼差錯出現。

唯一令堵胤錫覺得不妥的是,清軍的數量明顯有問題,按照情報推算來看,清軍的數量在十四萬人上下,包括湖廣兵五萬餘,滿清中央漢八旗兩萬餘人,還有江南綠營近四萬人,陝西、山西抽調的邊軍一萬左右,還有山東、河南綠營兵兩萬餘人。

但如今在戰場上,清軍的數量只有十萬上下,還有數萬人根本沒有出現在戰場上,除去武昌漢陽兩城留守軍隊,最少還有兩萬餘的軍隊不知動向,不知道洪老賊又打的什麼主意。

日頭越升越高,不知不覺間,明清兩軍廝殺已經近一個時辰,但是這種白刃肉搏戰,卻始終沒有分出勝負出來。

明軍左翼的闖營戰力彪悍,騎兵已經開始隱隱壓制住漢八旗騎兵,而步兵更是開始將湖廣綠營壓的步步後退。

雖然一時半會兒湖廣綠營還能頂的住壓力,但是誰都看的出來,湖廣綠營頹勢已成,若沒有足夠強力的增援到達,失敗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而明軍右翼則是廝殺正酣,兩支實力差不多的軍隊,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分出勝負。

而明軍中央,則依舊在冷眼旁觀著戰局,根本沒有出動的意思,雙方如今拼的就是承受傷亡的忍耐力,只要明軍能夠穩住如今的戰場局面不動,那清軍的失敗就不可避免。

在戰場上打的如火如荼之時,數十條清軍戰船已經沿江而進,向著上游逆流而行。

大江對岸,無數騎兵如同一陣風一般刮過大地,由漢陽城出發,奔騰向全口方向。

一個半時辰的急行軍,過萬騎兵已經奔襲到達了全口鎮對岸,此時清軍的湖廣水師早已經開始發起了對全口鎮的猛烈進攻。

仗著船大堅固,清軍在明軍的小船間如入無人之境,弓箭手居高臨下,壓的明軍水兵根本抬不起頭來,大船橫衝直撞,幾乎以碾壓的姿態將明軍水師打的崩潰四散。

在水師的接應下,清軍騎兵輕鬆渡江而下,只用了一個衝擊,便即拿下了毫無防備的全口小鎮,將鎮內的千餘守軍一網打盡。

在派出小股騎兵追殺漏網之魚的同時,萬餘騎兵開始瘋狂的大興土木,構築防禦陣地。

這萬餘騎兵才是真正的三順王嫡系,作為一直駐紮在遼東的軍隊,他們的作戰意志還遠遠沒有到達,那些入關之後被富貴榮華迷昏了眼的同僚的地步,依舊保持著極強的戰鬥力。

在遼東,能騎馬只是標配,並不意味著他們都是合格的騎兵,起碼比起滿蒙八旗,他們只能算是騎馬的步兵,步兵作戰才是他們的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