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 使者到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鄭成功的勸降,李成棟是不屑一顧的,畢竟鄭成功還沒有那個份量讓他低頭。
雖然鄭成功在沿海把他弄的灰頭土臉,但是並不是真刀真槍的打贏他的,畢竟那只是因為鄭成功有著海運優勢,外加上地方士紳與其有千絲萬縷的聯絡,這才可以每次都擊在他最薄弱處。
儘管處處被動,但是鄭成功計程車兵戰力委實太差了,就算他是這樣攤開兵力處處被鄭成功優勢兵力痛揍,但是對方的損失卻反而還要超越於他。
對於紹武皇帝,他還是有著好感的。
而且這好感還是打出來的,相比於弘光、隆武兩位皇帝,紹武皇帝的軍隊戰鬥力明顯強上一籌,分水關一戰,對方士兵那明顯區別於其他明軍那股韌勁與亡命精神,已經得到了他的尊重。
這還是他自投清後,第一次碰到的大明軍隊,之前碰到的完全可以說是一群一觸即潰的烏合之眾。
儘管如此,但是對於投降紹武皇帝,他依舊是心有顧慮。
原因很簡單,那便是滿清強大的實力,尤其是在這種席捲天下,得其七八的情況下,紹武皇帝想要重新翻盤,困難度自然可想而知。
趙氏這話語的意思,他哪裡會不明白,他更清楚趙氏一直心向大明,只是這等事敗就會九族盡沒的大事,又豈是兒女私情能夠左右的?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忍一時一世憋屈,退一步越想越氣。
屢立大功,卻因為客觀情況不得不退兵固守,就被清廷這般苛責,辛辛苦苦掙來的兩廣提督一職,屁股還沒坐熱,就這般被人收走,給了福建提督這麼一個鬼都不願意乾的職位。
福建這裡有什麼好的?沒有水師,收個稅都做不到,難道自己堂堂的福建提督,想撈點私房錢都還得和鄭成功合股不成?
做人做到這份上,真是人生了無生趣了。
更可怕的是,這還只是退兵,還不是戰敗,就已經如此苛責了。
一旦他戰敗了,那等他還有什麼好的?還不得抄家滅族?
若是之前,他根本就不可能想到會戰敗這種事情,畢竟南明軍隊的戰鬥力,委實弱的可以。
李成棟甚至懷疑,這些明軍就算將他引到絕地,最後能不能堆死他,都是一個大大的疑問。
但分水關一戰後,他這種目空一切大明軍隊的想法,就得到了重大的打擊。事實證明,他並不是無敵的,明明只是一群一眼就能看出來完全新兵蛋了組成的軍隊,連訓練都沒有多長時間,卻是死死擋住了他五天時間。
更可怕的是,這些軍隊僅僅只是紹武皇帝麾下一支普通的軍隊,這樣的軍隊紹武帝最少還有數萬!
事後他也備感僥倖,若不是因為在分水關前面被阻,再敢象之前盤算的那般,只帶三千騎兵便即囂張的殺入廣東腹地的話,估計匹馬都難以退回。
雖然與鄭成功分享著福建省,但雙方都是守有餘,攻不足,他更可以藉口糧餉不足,向北京伸手,同時打一下小仗,今天收復一座鎮,明天拿下幾個村,就可以給北京交待過去。
強度不大,還可以練兵,對清廷也有交待,現在的狀態,則是剛剛好。
至於反正回大明,那還是先看看金聲恆反正後的效果吧,看看各方動靜,以及明廷會給予什麼樣的待遇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