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委屈的永曆皇帝(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讓他驚訝的是,這個政策向下時遇到的阻力之大,完全超乎他的想象,完全不明白為何唐王那般輕鬆就能執行,而到他這裡,卻是磨難重重。
地方官員的不配合,當然在他的預料之中,畢竟這是給地方官員身上套枷鎖,不過這些人沒兵沒將的,永曆還真不放在眼裡。
但是將領們反對,就讓他覺得十分的不理解了。
他推行這政策,可是為了收上錢糧,到時他們必定也能從中分潤一二,他們為什麼就要反對呢?
可惜他不明白一句話,似我者生,學我者死。
潮州雖然士紳遍地,但作為大明順民已經兩百餘年了,面對皇家的威嚴,大多都升不起抵抗的念頭。而且議會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他們面對官府之時,再也不是毫無抵抗之力,因此大家都願意拿錢買這個政治地位。
但是貴州卻不一樣,這裡可謂少民林立,水西安氏這種當年差點撼動大明西南半壁江山的龐然大物就不用多說了,歷經安奢之亂,播州之亂,大明在貴州的統治已經薄弱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各地更是基本上都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貴州各地所謂掛著明軍招牌的軍隊,大多都是各個土司的私人武裝,錢糧啥的基本上就沒有指望過大明朝廷,向來都是自掏腰包,各處守護著自己的老巢。
永曆如今這項政策,推行不下去,也是因為這些土司們的反對。他們根本不需要朝廷的保護,而且他們更不願意朝廷幫他們養軍,這會削弱他們對手中軍隊的控制力。
尤其是這種朝廷幫他們養軍,還需要他們自己出錢,那更是看永曆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
而貴州各地的漢人士紳,雖然對這個議會制動心,但卻根本無人願意拿錢出來。
因為他們面對的最大威脅不是大明朝廷,而是各地的土司,永曆朝廷若是能夠壓服所有土司,讓他們乖乖聽話,那大家拿錢買地位,完全是合則兩贏。
但永曆皇帝明顯沒有這個能耐,那他們拿這個錢出來幹什麼?留著給家裡人吃肉喝酒,或者送一些出去給周邊的土司,讓他們不來找自己麻煩,豈不是更有價值?
在這種情況下,貴州推行議會制度的工作,從一開始就處於僵局之中,除了貴陽府還有一些士紳稍稍表示出興趣之外,貴州各地府縣,根本就找不到認同的人。
更可氣的是,貴陽府的這些士紳要的不僅僅是議員身份,還要朝廷的官員,甚至連現在只有個架子的六部,都有人敢提出想法!
這些要求當然被永曆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開玩笑,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賣官鬻爵也不是說完全不行,但以這麼低的價格賣出去,永曆實在是丟不起這個人。
“這國勢為何就這麼難呢?朕這個皇帝,也當的太憋屈了!”
一想到這些糟心事,永曆皇帝都眼眶充滿水霧,恨不得灑下幾滴委屈的眼淚。
PS:感覺不能這樣下去了,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回到一更君的身份上去,接著寫第二章,何時出來就不知道了。嗯,明天早上起來再看,對身體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