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想要造反麼(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朱聿鐭一路上不斷腹誹滿清狗屎運委實太過於逆天之時,潮州府知府俞沛槐亦在痛苦思索著。
比起總覺得時間不多的朱聿鐭來說,俞沛槐就更加覺得死亡撲面而來。
畢竟梅州距離潮州府城海陽不足三百里,唐王大軍又是順著溪江而下,若是直奔府城而來,頂多就是四五天光景就能到達海陽。
這就很要命了,現如今誰不知道唐王就是一個殺胚,若是他殺心至今未收,照著梅州再到海陽這麼一通殺,大傢伙誰能落得好來?
不過俞沛槐也是有底氣的,起碼他為官還算清廉,平日間也沒有多少灰色收入。
並不是他個人操守真的極好,而是潮汕這地方民風簡直是太彪悍了。潮州處於兩省交界,境內山多匪多,又是靠海之地,歷來便是倭寇肆虐之地。
明代從中葉後,地方武備便即荒費,靠官府保衛地方,那簡直就是做夢!
沒有選擇之下,百姓們在山賊與海寇不斷的搏殺中,能活下來的哪個不是狠角色?更何況單個狠角色也根本無法與賊寇抗衡,因此地方上往往都以宗族為根基,報團成立民壯團練,亦民亦兵,官府等閒都不願招惹。
別說逼迫過甚,就算只是讓他們稍稍不痛快,他們就敢聚眾鬧事,威凌官府。
就算這種人稱的上桀驁不訓,但只要還肯名義上聽從官府,在俞沛槐心中,他們完全稱的是良民。
更多的人則是嘯聚山林,平時為民,農閒就成了一股股盜匪,肆虐地方不說,時不時還到府城周邊折騰,雖然極少有人敢入府城鬧事,但卻讓人頭疼不已。
在這種環境下,還怎麼搜刮地方,別說刮的地方天高三尺,就算只是簡單的想要一個安寧日子都不可得。
不過這些情況,相比於隨時會被唐王弄死的威脅下,便完全不算事了。
俞沛槐一直將自己關在書房中,腦中不斷的進行著天人交戰。
如今的天下大勢,只要眼睛不瞎,誰都看的出來,大明已經是窮途末路,傾覆就是眼前事。
但是他們這些文官從小受的教育都是一樣的,考慮問題的思路都是大差不離的,向來喜歡穩妥行事,換句話說,便是喜歡兩頭下注。
滿清大軍一天不到,他們便會安穩的做他們的大明官,畢竟大明三百年的優待,還是需要他們在結局到來之前,站好這最後一班崗。
但是滿清大軍一到,他們絕大多數人,是絕對不會為大明殯葬的,十數年寒窗,才有今時今日的地位財富,怎麼可能輕易拋棄。
但是如今,情況似乎完全不一樣,在唐王這頭規矩破壞者面前,之前所有的經驗全部沒了用武之地。
他委實不敢賭唐王會不會一刀剁了他,事關自家小命,由不得他不冒險。
但是如今的形勢委實太過於惡劣,原本潮州與福建相鄰,而福建全境已經被滿清拿下。若是早上半月,滿清統帥博洛沒有強擄鄭芝龍入京城,福建一片安穩之時,他根本無須多想,直接便會投降滿清。
如今福建一片混亂,忠於滿清的,惴惴不安的,憤怒於滿清的各個軍隊,如今已經打成一鍋粥,在一片混亂的情況下,這個時候跑去投誠,道路上的危險實在大的驚人。
“東家,已經弄清楚了!鄭文秀沒有死!唐王沿途所過城鎮,也並沒有大開殺戒,全是徵調錢糧便即離開!”
就在俞沛槐五內俱焚,茶飯不思之時,一道熟悉的聲音快速傳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