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火銃這東西石壁等人也不是很多,更是海戰中必不可少的利器,這次拿出近六百杆來,已經是咬牙拿出一半的傢伙什了。

除了這些外,石壁等還十分上路的送出不少他們用不上的虎蹲炮,長武器等,這些在主流跳幫作戰的海戰中,作用如同雞肋。

這些東西對紀光霽作用卻是不小,這東西無論野戰還是守城,都算的上是利器,自然不會拒絕。

石壁等人並沒有應紀光霽之邀上岸小聚,他們的目的地是南澳島,他們要確保這處他們日後落腳之地不會被滿清,或者其他海盜搶佔,這可是他們未來的基地,斷然不容有失。

事實上,紀光霽如今也沒有太大的興趣飲宴,福建那邊已經有士紳偷偷遣人過來送信,滿清大軍正在集結,似乎有大動作。

紀光霽有一萬個理由相信,這對他肯定不會是什麼好事。

雙方客套了數句,約好守望相助之後,紀光霽便即目送著南海水師慢慢馳離碼頭,掉頭向東而去。

在指揮著眾軍將火炮陸續運至分水關時,紀光霽又得到了確切的情報,這一次滿清的目標果然是他,而且人數也已經被確定的極為精確,足有三千騎的清兵南下廣東!

之所以能有這般及時而清晰的情報,當然也離不開朱聿鐭在潮州開設議會的功勞,如今別說廣東全境,就算福建各地計程車紳聞聽此事,都有些坐不住了。

原本這些傢伙們只是騎牆派,在明清之間做著牆頭草,極少有士紳會義無反顧的全面倒向大明。

相反眼見滿清勢大,無數計程車紳更是早早的便剪好了辮子,只等清兵一到,大家便即山呼歡迎王師,一股腦的倒了過去。

地方實力派的不配合,甚至暗中使絆子,這讓明軍根本就沒有多少主場優勢。

因此,在對於滿清的情報戰中,大明雖然作為地主,在情報方面卻與滿清差距並不大,甚至有些比較激進的地方,大明軍隊甚至都完全變成了睜眼瞎。

而這次議會制一出現之後,紀光霽驚奇的發現,大明的‘忠臣孝子’突然多了起來,原本躲著不露面的地方士紳,突然之間便大徹大悟的理解到了何為華夷之辯,一個個哭喊著要求為保衛大明,避免神洲陸沉而流盡最後一滴血。

雖然對這些士紳,紀光霽向來沒有任何的好感,但是一來大明需要這些士紳提供錢糧情報支援,二來他也可以拿著這些人送來的投名狀,未來想要拖他們下水,委實方便之極。

這三千騎明顯是準備來打他個措手不及,可惜李成棟卻是沒有預料到,這幫子士紳又一次暗地反水了。

根據士紳們送來的情報,紀光霽甚至都有些同情這李成棟了,同時也是恨的牙癢癢的,終於明白兩個月前向廣東逃命時,為何那般的痛苦不堪了。

李成棟的手下都是北方人,福建地貌根本就不熟悉,每到一地就必須要找人作為嚮導。

而這些地頭蛇,卻是一副熱心腸的模樣,不僅給他們指出正確的道路,還給他們找出最適合騎兵突進的路線。

但是他們唯一沒有告訴李成棟的是,走這些路雖然節約馬力,行軍速度極快,但卻是要比一些小路要多繞上一大圈。

因此,原本計劃中三天便放馬分水關外的李成棟部,足足在漳州府轉悠了七天,這才遙遙看到分水關的關牆。

而與此同時,廣州城中,朱聿鐭也終於迎來了他的最大挑戰者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