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練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聿鐭在廣州登基,年號紹武。
不過如今的他既沒有皇宮,廣州城也沒有藩王王府,只能在都司署為行宮辦公,充當臨時行在。
對於蘇觀生等大臣提議大造宮殿的想法,朱聿鐭想都沒想直接予以拒絕。而且理由也是極為充足,這裡只是臨時行在,大明的國都只有兩個,一個是南京,一個是北京,這裡不是偏安之地。
開什麼玩笑,如今的他恨不得所有錢全部拿來擴軍備戰,擋住滿清大軍後,大家想怎麼玩都可以,但目前一切都得以小命為重。
蘇觀生因擁戴有功,被命為首席大學士,封建明伯。朱聿鐭的頭號文臣心腹莫修偉,因為經歷戰事較多,而且朱聿鐭用的順手,便改了歷史上的蘇觀生兼兵部的官職,令莫修偉掌兵部。
捷先、曾道唯、顧元鏡、王應華等人都入閣為大學士兼任各部尚書,將朝廷的大架搭了起來,幾天之內無數士紳一躍而起,成為六部各級官員,總算勉強有了一絲朝廷的模樣。
這些天裡,朱聿鐭基本上都將文官的舉薦權扔給了蘇觀生等,畢竟他初來乍到,也根本理不清地方實力派的分佈,除了摻進去一些議會議員沙子之外,他基本上不對蘇觀生等人的舉薦名單有絲毫的刪改。
他最重要的心思,全部花費在軍隊以及情報機構的組建之上。
大明最牛叉的情報機構自然是非錦衣衛莫屬,廣東省本身就有一個錦衣衛千戶所,還有眾多自北逃來的錦衣衛人眾。
此時倒也方便,直接升級千戶所為南鎮撫司,再將自己的貼身心腹,本就是錦衣衛厚望的郭志勇送上鎮撫使的位置,便能讓錦衣衛開始運轉起來。
不過這也只是勉強運轉起來而已,上下級根本不熟悉,又是處於一片混亂的情況下,這個錦衣衛只能算是聊勝於無。
相比較大明曆朝的錦衣衛,朱聿鐭此時新組建的錦衣衛明顯差的極遠,別說和萬曆年間深入朝鮮,混入豐臣秀吉軍中獲取情報的大明精英相提並論,就算經營整個廣東境,都有些力不從心。
好在朱聿鐭並不指望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內有多大出息,他的關注點是集中在軍隊上,情報工作做的再好,兵不如人,也依舊是和這數十年一般,被滿清軍隊吊打的命。
好在如今朱聿鐭要錢有錢,要糧有糧,短時間內,新成立的脆弱昭武朝廷,還沒有那麼大的膽子,這個時候向軍隊內伸手,因此軍隊的操練工作絲毫沒有任何的阻礙。
一連十數天,糧食銀子如同流水一般的向著軍營而去,一潑潑裁汰老弱行動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原本聚集在廣州城外的軍隊,除了朱聿鐭自己帶來的兩萬人外,還有廣東各地被緊急抽調而來的鄉兵府兵,還有總兵林察本部,合共六萬餘人。
但是經歷過一輪輪的裁汰之後,整支軍隊人數直接銳減至三萬出頭。
甚至若是沒有朱聿鐭帶來的這兩萬人,這個數字還會更加的難看。堂堂廣東全省,包括水陸軍在內,合格的兵員數字竟然只有五千,其中能打仗的,更加的讓人憂心。
這個情況令朱聿鐭分外憂心,但卻也無可奈何,他雖然不缺錢糧,想要徵募新兵也沒有任何困難。
但是他的部下,大多都是新兵,若是再行招募新兵,整支軍隊就完全成了一群羊,短時間內根本形不成任何戰鬥力。
朱聿鐭心中焦急,便更加嚴抓軍隊訓練,因此這些時日來,基本上吃住都在軍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