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一出,針對他們的意味實在太明顯了,一旦真正實行,別說撈灰色收入了,一個不好,十年寒窗,百般辛苦就到頭了,讓他們個個心中難安。

不過這明顯是對天下所有士紳都是利好的訊息,尤其是這大庭廣眾之下,他們根本不敢大肆反對,全部壓低著聲音,湊到朱聿鐭身邊低聲建議。

“祖制?太祖祖制定都南京,成祖祖制定都北京,要不要你們去和韃清談談,讓他們尊重一下我大明祖制?”

朱聿鐭斜眼看了一眼這些官員,直接嗤之以鼻。

大明眼下存亡都成問題了,還這麼老套的拿祖制來忽悠人,真當老子是正牌的唐王了?

身為後世人,朱聿鐭對於朱元璋都只當一位牛叉的古人看待,根本不會當其是祖宗,就更別說老朱定下的規矩了,那跟他有個屁關係。

他所求只是保住吃飯的傢伙,別在後面有根豬尾巴,如果能在保住大明朝,給他一個王爺的良好待遇,那更是意外之喜。

眾多官員頓時被這個不要臉的王爺噁心的不行,想要大義凜然的反駁幾句,卻是看到對方身後那拿著明晃晃刀子,對他們虎視眈眈的衛士,大家不約而同選擇了沉默。

“王爺,老夫願意代表我蕭家,加入府、縣議會!”

就在朱聿鐭饒有興趣,看著下面人各種驚訝,迷惑,經過激烈討論後,漸漸露出興奮表情計程車紳,突然有一位老者站起身來,躬身行禮說道。

有人帶頭,自然有人景從,其他人紛紛應聲,一時間場面極為熱鬧。

對此,朱聿鐭只是心中充滿戲謔,看著基本上所有人都已經表態,他這才施施然的擺手示意安靜。

“只有一百人的名額,在這裡的諸位已經超過了五百。到底選誰,這卻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

朱聿鐭環視了一眼所有人,這才有些苦惱的說道。

這句話,立即讓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

事實上,他們最擔心的也正在這裡,名額有限,僧多粥少。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不願意放棄,畢竟一旦有了這個身份,官府別說逼迫了,不讓他們反過來討好他們就不錯了。

“殿下,我張家願意捐糧助餉!為朝廷排憂解難!”

不出朱聿鐭意料,聞聽此言,立即有人揚聲應道,毫不遲疑,明顯之間討論之時便已經商量妥當了。

“殿下,我劉家也願意捐糧助餉!”

“我李家……”

“我杜家……”

一時間,院內鋪天蓋地的都是願意捐糧助餉計程車紳,這般激烈熱鬧的場面,若是發生在崇禎年間,肯定能讓那位一生都為錢糧事宜發愁的‘聖君’感動的熱淚盈框。

但是這場面對於朱聿鐭來說,他卻是感覺說不出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