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似乎是一個引子,許多人都站了起來,七嘴八舌的報著自己的心中的價碼,一時間場面極為熱烈,幾乎讓人以為全大明的忠臣孝子全部集於此地了。

尤其是俞沛槐,只是聽了一陣亂糟糟的資料,在心中稍稍計算一下,都忍不住在心裡倒抽一口冷氣。

不說全場,就算只是能夠聽的清楚的這小片人的報數,就已經快抵的上府庫中三成的賦稅了。

不過朱聿鐭卻似乎根本沒有聽到這些數字一般,臉上依舊沒有絲毫表情,只是用力的拍了一下手中的驚堂木,身後的十數位親衛便即齊聲喝斥道,“肅靜!”

看著場面再一次安靜下來,朱聿鐭這才平靜的說道,“朝廷不是山大王,自由朝廷的法度,孤王不要你們的孝敬。”

此話一出,無論臺上臺下,都是一片傻眼,根本弄不明白唐王到底想幹什麼?大批錢糧在前,他竟然一文不要。

好在朱聿鐭也不是來和他們商量的,而只是將自己的想法給他們來一個通報。

“皇明的賦稅政策,孤王覺得有些粗糙了。國家為何要收賦稅,自然是因為徵調民意富餘錢糧,用以養軍保家衛國,養官吏以管理天下百姓民生。”

“太平時,積蓄錢糧以備災荒之需。災荒時,開放糧庫給子民一條活路。遇到外敵入侵時,可以徵兵應敵,保衛治下子民。”

“只是這一切,初心是極好的。只是實施到地方後,便即變了味。

“在河南時,本王曾經親眼所見過,朝廷決意收取一錢銀的賦稅,到了地方就會變成一兩,甚至數兩。”

“地方上百姓交納不出賦稅,地方官府就會無所不用其極的壓迫、殘害百姓,甚至士紳門第,都免不了破家縣令之手。”

“一場災禍,朝廷收不到賦稅,地方上災民遍地,易子而食,卻得不到任何救濟……”

“這一切到底是怎麼了?是朝廷的問題?是官吏的問題?或者說是士紳們的問題?孤王年輕時並不懂,到了如今也只是有些明白了。”

“官府收繳賦稅,卻不能保護地方,反而成了地方的禍害。士紳們無需納稅,反而趁機大量買入破產百姓的田地,看似佔了極大便宜。但是你們可知,如今本王祖上封藩的南陽府,如今還有幾家士紳存活?民亂一起,十不存一矣。”

“原本這些距離你們極遠,但是滿清大軍卻不是善男信女,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淮陰慘劇,浙東一片血海……他們一路殺戮而來,又有多少士紳倒於屠刀之下?”

“甚至明軍若敗,潰兵若是失了約束,兵亂過後,地方上還能有多少士紳能夠倖存?”

“甚至本王,若是被大軍所需錢糧逼迫,也斷然不會對於地方有任何的忍耐,為了籌得足夠的錢糧,本王也會動用雷霆手段!”

“當然,也不可能所有士紳都會湮滅於亂世之中,你們可以賭一把,看看自己是不是最幸運的!”

朱聿鐭一番平靜的話語說出,所有士紳豪強臉色都沉了下去,這些都是實情,可以說是他們內心中最隱晦的擔憂,此時卻是被人赤果果的當眾宣揚出來,讓他們怎麼能平靜?

“不知王爺有何解決辦法?”

一片死寂之中,終於有一人站起身來,艱難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