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對深淵火海的瞭解,除開老一代的機甲戰士,在新生代機甲戰士之中,‘鋼鐵之城’敢說第二,就沒有人敢說第一。

在出徵遼西爭霸賽之前,‘鋼鐵之城’一直泡在沉淵火海這個戰鬥場景之中進行特訓,時間長達兩個月。

如果不是遼西爭霸賽之中戰鬥場景的選用是完全隨機的,幾名隊員甚至都要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指導教師作弊了,畢竟老傢伙是有前科的啊!

接下來的戰鬥和古流風的設想相差彷彿。

沉淵火海的出現讓‘鋼鐵之城’看到了曙光。

對戰場的熟悉,讓他們主導了決戰地點的選擇權。

‘鋼鐵之城’所選擇的區域是一處低矮的坡地。

周圍地形乍一看並不複雜,但是仔細觀之就可以發現,‘鋼鐵之城’所屬機甲戰士散亂的站位讓他們每個人都擁有了驚人的優勢。

接下來的戰鬥彷彿完全是兩支小隊在荒野綠洲之戰的復刻版。

雖然‘鋼鐵之城’的整體風格偏向於防守側,但是這一次他們出乎所有人預料,竟然打出了一場酣暢淋漓的進攻。

尤其是‘鋼鐵之城’小隊其中一個駕駛著弓騎將五型戰鬥機甲的遠端機甲戰士。

身在熟悉的戰場之中,猶如回到了家鄉一般,駕駛著弓騎將的遠端機甲戰士整個人的精氣神彷彿完全邁進了一個新的層次。

只見他所駕駛的弓騎將五型戰鬥機甲猶如魔神一般聳立在山巔,箭矢如閃電一般不斷地在‘星耀之輝’的陣列之中穿梭。

每一箭飛掠而過,都能帶走一塊機甲殘骸。

地形的劣勢,讓‘星耀之輝’近乎於毫無還手之力。

低矮的峽谷之中,趙王周駕駛著白玉戰神不斷的衝擊著‘鋼鐵之城’陣列,但是每一次都被‘鋼鐵之城’的防禦型戰鬥機甲硬扛住。

‘鋼鐵之城’並沒有辜負小隊名稱之中的鋼鐵二字,他們的戰鬥意志堅硬如剛,身軀堅韌如鐵。

三臺防禦型機甲構建的陣列如同一座不倒的長城,‘星耀之輝’完全無法撼動。

居高臨下的衝擊賦予了戰鬥機甲狂暴的力量。

如果防禦型戰鬥機甲部署在進攻之中,在擁有了一定的加速度之後,它們可以造成的破壞力甚至要遠遠強於攻擊型戰鬥機甲。

在第一次碰撞之中,‘星耀之輝’的兩臺戰鬥機甲就已經遭受重創。

三臺防禦型機甲向前壓迫,兩臺遠端戰鬥機甲手中箭矢起飛,亮銀色箭矢構築出了一道璀璨的箭雨之幕。

‘星耀之輝’彷彿完全被玩弄於鼓掌之中。

兩臺遠端機甲不斷出手,‘星耀之輝’迅速減員。

最終在趙王週一次自殺式衝擊之下,‘星耀之輝’僅存的白玉戰神折戟沉沙。

任誰也想不到,身為三冠王戰隊,被冠以‘星耀之輝’之名的衛冕冠軍,竟然倒在了八強賽之中。

世事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