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一起做活,越幹越是開心。

那程悶子把整個桶都查了三回了,終於覺得可以了。他才跟著袁弘毅他們送稻穀到自己的家裡去了。

腳跟著腳的走,好像生怕誰把他們家的稻子抓了一把一樣。

他們走了,這邊才又開始打起穀子來了。

而程三叔家的院子裡。柳嬸帶著蘇小婉正在曬穀子。對蘇小婉來說,這種記憶太遙遠了。但當站到了太陽下,手上拿著一個專門用來拔動地上的穀子的竹耙子的時候,又有一種有點熟悉的感覺了。

在鄉下的時候,也看過外婆他們也是這樣曬穀子的,倒是沒想到這種方法在這個年代也是一樣的。

不過他們的這個工具有些差,只有這種竹子做的耙子,想當年在現代的時候,自己是看過姥姥他們用過木頭做的。感覺比這個竹子的更耐用的吧。

看來,回頭給弘毅說一下,可能普通的小木工的東西都能做得出來的。

不過這太陽是真的很曬呀。這倒在地上的稻子才剛剛拔開了,就變得有些發白了,這是被曬乾的節奏。最少,外表是曬乾了。

柳嬸說了,越是太陽大,就越是要勤著點兒翻來翻去的。這樣才能讓被蓋在下面的穀子也出來曬一下太陽。

何蓮懷著孩子,主要是這一胎懷像有些不太好。所以不敢讓她來做事,她就在屋子裡摘菜和看著點兒笑笑。

水兒還在幫著燒火,準備燒一些開水給在地裡做事的人提去呢。

本來該來幹活的何英卻說小女兒程嬌娘有些發熱,身上好像出了一些疹子。蘇小婉雖不太懂醫,但也知道那可能是出麻疹,自然不敢讓她帶孩子出來,更不敢讓自己家的兩孩子接觸到她們。

所以,柳嬸就把她們母女給拘在她們的屋子裡,吃喝都給送過去。主要是為了保護這些孫子。

洪福這兩天都跟著柳嬸住了。

所以,這次何英不做事,沒有人責怪她,柳嬸還擔心得很,怕孩子吹著風了,聽說吹了風這疹子就會散開了。

不時聽到孩子在裡面的哭鬧聲。柳嬸也是很擔心,這大熱天的,孩子又有些發熱,而大人連風都不能幫她扇。那年代又沒有更有效的對付出疹子的辦法,就只能看天命盡人事了。

所以,這家裡,其實今早發現孩子出疹子起,就有一種壓抑的氣氛。

這個村子出疹子活過來的孩子不多。而對程三叔家來說,孩子本來不多,哪怕是個女孩子,也是捨不得的。

原本打算三天打完自己家的稻穀的,現在因為這種全村一起打穀子的模式,倒是讓程三叔家的穀子不能三天打完了。

打了第一天後按程三叔所說的,休息了一天,第三天又開始打。這樣做起來,倒是很快就有了成效了。

因為他們的這樣齊心協力的幹,全村的收割的時間就完全的提前了。各家都很開心,都有了免費的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