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會學功夫的,有三類人。

羅雄那般純粹的武人。

學武混飯吃的弟子。

還有廣大學生。

學生修習武術,是民國國會的決議。

民國成立之初,社會革新,各方名流對比中西,想找到趕超的模式。東瀛的高速發展提供了一個答案,科技加精神。除了槍炮科技外,還需要一種精神,就像東瀛的武士道。用這股精神把全國凝成一股團結的力量,有了這股力量,才能眾志成城,集全體人民之力奮起趕超。

於是,他們找到了用於廝殺搏鬥的武術。

1918年秋,國會決議,全國高等以上各學校正式開設武術課,並對課程內容和課時做了要求。諸如八極、譚腿、太極等紛紛入校。

至1927年,強身強種的浪潮逐漸起勢,政界和學界發起並呼籲,將武術正式定名為國術。

以武道昭國之精神,以技擊強民之體魄。

青衣舍,就是成立在這樣的背景下。

兼修文武,文以載道,武以振邦。

程崇歲恭敬地坐在下首,耐心地解釋背景來龍。

白汐半低著頭,把情緒埋在垂下的頭髮裡。

劉琛的實力,讓他們不敢放肆。

“所以說,是因為對方有忍者,你們才失敗了?”

“也不全是。”程崇歲帶著幾分慚愧,等待劉琛的這一晚,他已經做了深刻的反思。

“歸根到底,還是我們技藝不精,剛得到訊息就急衝衝上了。也沒有制定過詳細的計劃。”

劉琛點點頭,他在另一個世界經歷過各種暗殺,久病成醫,自然對暗殺也頗為懂行。

知道那晚其實是個很好的機會。

比如再等等,等到室內衣帶漸寬,情意達到頂峰的時候出手,絕對能建功。

“還有一件事,你們那位同學,張三。”

“你是說?”

程崇歲想的不慢,跟上了劉琛的思維。

“東瀛方只要釐清了張三的身份,排查人際關係,王勾就會暴露,你們也不例外。”

程崇歲的冷汗唰的一下冒出來,聯想到川本重齋在北方的行徑,劉琛所說的幾乎是必然。

“如果你們沒有別的底牌或者關係,那就只能做出犧牲。”

劉琛語氣平靜地陳述著事實。

白汐忽然眼前一亮,腦海中浮現一個名字。

“或許,可以找藍衣社。”

劉琛眉眼一抬:“藍衣社?”

沒想到,這些人會和藍衣社有關係。

在原本的電影中,一線天逃亡港島,曾說了一句“八寶街長天宮的東西在港島還能用嗎?”

八寶街長天宮,就是代指藍衣社。

這是個特務組織,背景極深,傳言是某知名校長的授意,從知識青年中吸收成員,出了很多殺手,更不乏後世情報諜戰的梟雄。

據程崇歲說,青衣舍從剛開始成立,就有藍衣社的影子,連名字也是暗指。

青出於藍。

如果能聯絡上他們,性命自然無虞。

想到這一茬,程崇歲立馬行動起來,安排白汐留下,自己在劉琛的掩護下,離開了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