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雄外冷內熱,有武人的熱情。當年撿回一名棄嬰,起名一線天,待他是如兄如父,十分盡心。

如今一線天已經八歲,終於能正式拜師。

高堂上,掌門鄧興極目含精芒,審視四方。

須臾,緩緩開口道:

“我門八極拳,取意‘天地之間,九州八極’。有云: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紘,八紘之外有八極。所謂極,就是極境,無窮深無窮遠。所練有八個部位,頭、肩、肘、手、尾、胯、膝、足。開門打拳,方能登峰造極。”

“練拳先練神,神即是道,即是信與念,即是準則。沒神的拳術只是一門技術,練得再好,也只能練成一把槍。”

有人舉手提問:“練成一把槍不好嗎?啪啪啪,槍聲一響,敵人就死了。”

這是名十三四歲的少年,壯若鐵塔。

鄧興極搖搖頭:“槍再好,也只是誰都能利用的工具,本質上,跟一把椅子,一根掃把沒什麼兩樣。”

那名少年一臉困惑,他還在糾結,人怎麼能跟椅子掃把沒什麼兩樣呢。

老人沒有停頓:“我們拳術,十六字神:忠肝義膽、以身作盾、捨身無我、臨危當先。希望你們務必鐫刻在心,常思常念。”

不提拳法精要,只道拳宗立神。

講的有些晦澀,中年人在場的能完全聽懂。只是學拳之前,這些道理必須要講。至於能領悟多少,還有日後慢慢學的時候。

磕頭,敬茶,聆聽訓誡。

拜師儀式並不繁複,但一舉一動皆有儀軌,一趟流程下來,已經接近中午。

一行人又在羅雄的帶領下,分為三列。

分別取用不同的食物。

劉琛這才知道,徒弟和徒弟之間也有分別。

劉琛是單獨一列,跟羅雄一起吃飯。

像他這種,從小在門裡長大,吃住都在這裡,便是真傳。不僅學藝,還擔負著傳承拳術的使命,更像是培養繼承人。

這樣的徒弟不會多,一代至多三四個。

有一列人數最多,穿著普通,飯菜也一般。

他們是學徒,像木匠學徒一樣,學門拳藝當飯碗。以後不管是當保鏢,還是開拳館之類的,都行。

學費不高,以量取勝。教的最淺顯,大多是拳法套路。

最邊上一列,走在單獨的房間,都是師傅開的小灶。前面發問的白胖少年,赫然在列。

他們是弟子,大多是富家子弟,學拳不為謀生,只為強身健體。錢給的足,教的也真。

當然,相比於真傳,還有兩樣不會教。

不傳絕活,不教毒招。

絕活是為了傳承。技法到了頂尖層次,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就像宮二與馬三的最後那場對決,“一句老猿掛印回首望”決定了戰鬥的生死。

留了絕活,真傳永遠有壓箱底的,傳承就不會斷。

毒招上不了檯面。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生死搏鬥間,多是陰狠毒招。**撩眼稀鬆平常。

富家子弟碰不到生死之爭,只為健體和場面。要是在富貴圈子裡漏了陰毒伎倆,更會留下不好的名聲。

藏了毒招,為的是拳術的體面和名聲。

用餐,回房,稍作休整,到了下午,開始練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