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不知不覺距離那天已經過了快一個月。

自那天過後,李昱與林允兒之間非但沒有因為關係的重置而變得冷淡,反而更趨向兩個正在曖昧中的男女。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健熙的支援下,李昱也終於不用擔心那些瑣碎的煩事,也確定了想要加入演藝圈的想法。

而在確定後,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聯絡權志龍,與之一起將那首“without you”給完成,期間權志龍也曾詢問過李昱有沒有加入他們公司的想法,當下李昱沒有多少考慮便同意了。

首先,雖然對他有想法的經紀公司不少,但肯定比不過身為三大巨頭之一的YG,雖然也有來自同為三大之一的SM公司派來的星探,不過李昱並沒有答應。

他對於自己在演藝圈的發展有些自己的規劃,他並沒有打算從歌手這條路進入演藝圈,而是想從演員這條路進入演藝圈。

眾所周知,在韓國,藝人的地位高低,首先是電影演員,再下來是電視劇演員,再來是歌手偶像…..

而雖然李昱不會從歌手出道,不過對於寫歌唱歌這件事,李昱還是挺熱衷的,之後也有繼續寫歌的打算,如此一來,身為三大公司中Hip Hop最具代表性的YG便是他的首選。

對於李昱的加盟,楊賢碩原本沒有特別高興或表現出其他情緒,畢竟在他看來,李昱最多就是有些實力,顏值極高的網紅罷了。

不過在得知李昱的身份後,楊賢碩的態度就變得和藹了許多,不但在合約上給予李昱極大的自由,甚至連許多原本該有的約束性條約,都大幅度的放寬了不少。

李昱加入YG的事情他沒有隱瞞,再加入的當天便告訴林允兒了,而林允兒也沒有反對或如何,只是象徵性的問了他為什麼不加入SM,並可惜李昱沒有成為她的後輩,害她少了一個欺負李昱的理由。

而金智妮在得知李昱加入YG時,第一件事就是得瑟的跑到李昱面前,讓對方叫她一聲前輩,畢竟李昱還沒出道,也算是練習生,那後加入YG的李昱自然是成了金智妮的後輩。

在YG練習生中,李昱絕對是最特別的存在。

他僅僅只有在加入的當天與其他練習生們一起上過一次演技課,之後便再也沒有與他們一起上過課了,甚至是其他需要學習的,諸如歌唱、舞蹈課程,乃至時尚學習、體態矯正這些課他都沒去過。

不是李昱不需要,而是這些課程李健熙都已經為他請好了更為專業的老師來教他,與YG的老師相比,李健熙為他請來的私教,更為全面,也更為專業,且都是一對一教學,而這些當然也都經過楊賢碩的同意。

並且為了避免未來因為李昱身分的關係而被攻擊,在李健熙的要求下,李昱的身份也被隱藏了起來,能得知他身分的僅僅只有身在娛樂圈的各大高層們,以及各大電視臺的高層。

———

自從那次權志龍帶著他到公司的錄音室後,李昱便成了錄音室的常客,平時沒課時最常出現的地方便是錄音室。

這天,李昱像往常一樣待在公司的錄音室中。

此刻他正與YG的當家音樂製作人討論他新寫的歌,一首名為“Why you Gonna Lie”的新歌。

“昱,你真的要把這兩首放到油管上嗎?這兩首歌的質量…怎麼說呢,我覺得放在專輯裡都可以,只是放在油管上有些浪費了。”

對於李昱Teddy是很欣賞的,在他看來李昱就是為了玩HipHop而生,都沒有做過什麼系統性的學習便能寫出這樣的歌曲,且對方無論是個性還是其他方面,都很合他的胃口。

所以在認識李昱後不久,他便把李昱當成了自己的親弟弟一般,在指導李昱作詞作曲時他從沒有藏私。

“Teddy哥你考慮的點我明白,不過說到底我還是個練習生呀,而且我自己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重…”

這話不是李昱謙虛才說的,再加入公司成為練習生開始練習後,李昱就明白了自己所欠缺的。

他在網上看過一句話叫“別拿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

其實李昱是一個很自信的人,在還沒學習到這些專業的樂理之前,他一直是認為“自己唱的很好,即使無法跟專業的相比,但比起其他業餘的,他肯定是最牛的。”

尤其像他這種玩嘻哈的,有不少人都與他抱著同樣想法,那就是“天老大我老二”,說好聽點是自信,說直白點就是自負。

慶幸的是李昱雖然有些自負,卻不是聽不進建議的人,在真正接觸到樂理之後,他那些所謂的自信就一次性的被推倒了。

他還記得,剛來公司那一天,他與其他練習生一起上了一堂歌唱課,歌唱老師讓他唱了首歌,想知道他的歌唱實力在哪,那次他唱了首抒情歌,唱的時候他有多自信,唱完他就有多尷尬。

雖然沒有受到批評,不過那種情況他還寧願被批評,歌唱老師沒有說什麼,只是讓另一個練習生上來唱一次他剛剛唱的那首歌,結果人家光是對於唱歌時氣息的掌握就比他高了一個臺階。

“好吧,這個問題我們之後在討論,現在我們先…”

叩叩叩…

“請進。”

&n,我來找李昱的,社長對李昱有新的安排。”

聽到是社長的吩咐,李昱有些抱歉的看向Teddy,再後者表示沒關係後便跟著一起離開了錄音室。

社長室。

“李昱,這是最近會開拍的一份劇本,劇名叫【閉嘴!花美男樂團】我想讓你參演裡面的一個角色,作為你的熒幕處女座,這個角色戲份不多,不過算是滿重要的一個角色,你可以看看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