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情況下來講,其實樹木成精的事情是非常少的。

但是,不管是在我國一些聊齋志異當中,還是其餘的一些電視劇小說當中,樹木成精的事情,其實很久很久以前發生過很多很多次。

王明還從來沒有聽過這方面的事情。

而現在,劉大要和王明說的,就是有關於一棵發財樹的事情。

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因有果,只有種什麼因,才能夠找什麼果。

之前的時候,趙無極就是因為偏財運的問題,才和王明之間產生了一些因果的糾纏。

而現在,居然又有了發財樹的事情。

看來整個世界之上,因為利益,因為錢財所發生的事情,還算是比較多的。

劉大接下來把這一切都告訴了王明。

劉大一點都不封建迷信,反而覺得封建迷信是社會的糟粕。

但所謂信則有,不信則無。

很多事情,你不相信的話,那麼它對你就沒有任何的影響,但如果一件事情你要是相信,那麼不得不說,你就要始終相信了。

因為你不能中途半途而廢。

劉大有一個朋友,這些年一直在南洋幹活。

南洋那個地方,眾所周知雨林比較多,那裡的氣候也是悶熱潮溼的氣候。

而在這樣的氣候當中,有很多的植被生長都是有一些嚇人的瘋狂。

他的這個朋友,雖然是在南洋幹活,但只是那種海外招工,並不是前往南洋做生意。

可是,這個朋友明明只是去了一年,第二年回來的時候,這個朋友卻腰纏萬貫,資產至少能夠達到數百萬。

當時這個朋友回來之後,就給劉大打了一個電話,讓劉大去他那裡聚餐吃飯。

這個朋友是劉大很早以前做生意認識的,不是本地人。

劉大在詫異當中,倒是很為自己的朋友感覺到高興。

人越是有一點老,越是能夠感覺到朋友的可貴,根本不會產生太多的情緒,當然這只是人品比較好的。

要是人品差一點兒的話,這種羨慕嫉妒恨的情緒,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變得更加的重。

在吃飯的宴席之間,劉大和他的這位朋友,在聊著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的這個朋友突然之間把包間的門給關上了。

整個包間就他們兩個人。

當這個朋友把包間門關上之後,馬上開始對著劉大,急不可耐一般訴說了他這些年在南洋幹活的過程。

為什麼能夠發財,為什麼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人,直接成為了一位百萬富翁。

原來並不是因為海外的錢財那麼好賺。

這麼多年,那麼多人都去海外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撈到一筆足夠多的錢財。

之所以他的這位朋友能夠迅速賺錢,就是因為他的這一位朋友在南洋,因為對一位老乞丐照顧有加,每一次吃飯的時候都把一些剩菜剩飯帶給隔壁的老乞丐,就好像很多武俠小說當中描寫的那種故事一樣。